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历史上最经典的七个营销案例
值得一看的案例:“意大利有一家莱亚尔市场,专门销售新品,只卖第一批,不进货,直到产品卖完为止。”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来这里的顾客会毫不犹豫地买下自己喜欢的东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上最经典的七个营销案例,欢迎阅读收藏。
历史上最经典的七个营销案例
1. 90% 折扣
我想大家都喜欢买打折的商品,因为觉得可以便宜很多吧。其实打折是很多商家变相赚钱的手段。一般7折、8折很常见,5折就比较少见了。不过,今天要说的是10%的折扣!好奇吗?一起来看看吧!
据说日本东京有一家银座绅士西装店,这家店就是首创“10% off”促销的店铺,一度轰动东京。当时销售的产品是“Japan GOOD”。他们是这样实施的。首先,设定了打折促销时间,第一天10% off,第二天20% off,第三天和第四天30% off,第五天和第六天40% off,第七天和第八天50% off,第九天和第十天40% off,第十一天和第十二天30% off,第十三天和第十四天20% off,最后两天10% off。好像最后两天是买东西最优惠的,对吧?那就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商家的预测是:因为是惊喜销售策略,前期的宣传效果会很好,怀着好奇的心理,顾客会蜂拥而至。当然,在打折销售期间,顾客可以随意选择购物日,如果想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那么可以放在最后两天购买,但你可能要把想买的东西留到最后两天才买。实际情况是:第一天顾客不多,来了也是看看,过一会儿就走,从第三天开始,顾客开始三五成群地涌来,等到第五天打六折的时候,顾客们就像洪水一样涌进来,开始购买,之后顾客每天都是爆满,当然迫不及待等到打九折,把商品全部买完。
那么,商家亏钱了吗?想想看,顾客急于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会引发抢购的连锁反应。商家利用独特的创意,将商品全部打五折、六折出售。“九折”只是一种心理战术,商家怎么会亏钱呢?
见过打折促销,但从没见过“九折”这么神奇的策略,在佩服商家精明经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网络营销的强大奇迹!
2.“一件商品”
对于销售新品的商家来说,最吸引顾客的无非就是“新”,如何才能持续利用好“新”呢?
意大利有一家叫Lesier的市场,专门卖新品。有些新品很受欢迎,很多顾客争相抢购。没买到的顾客要求市场补货,得到的答复却是:“很抱歉,本市场只卖第一批,卖完才会补货。”
有些顾客对此很不理解,向别人抱怨。但从此以后,来这里的顾客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他们喜欢的东西。不难看出,来二市场的“断供”是个绝妙的主意,它能给顾客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这里卖的都是最新的,想买最新的货,就得光顾来二市场。
这确实是一个创新的想法!
3.“明处亏损,暗处获利”
日本前松户市市长松本清是个精明的商人,他在经营“创意药房”时,把当时售价200元的膏药,以80元的价格出售。因为80元的价格太便宜了,“创意药房”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因为他亏本销售膏药,虽然这种膏药的销量在增加,但亏损额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大。
那么,他做到这一点的秘诀是什么呢?
原来,几乎每个来买膏药的人,都会买其他的药材,这当然是有利可图的,其他药材的利润,不但弥补了膏药的损失,还让整个药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利润。
这种“明亏暗赚”的做法,通过降低一种产品的价格,促销其他产品,不但可以吸引顾客,而且大大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名声大噪,利润丰厚,真是一举两得啊!
4.“限制客户访问”销售方法
来自意大利的菲尔·劳伦斯开了一家七岁儿童商店,售卖七岁儿童吃、穿、看、玩的一切物品。商店规定,进店的顾客必须是七岁儿童,七岁儿童必须有大人陪同,否则将被拒绝入内,连地方官员也不例外。商店的这一举措不仅没有减少生意,反而有效地吸引了顾客。一些带着七岁孩子的家长进来看看里面卖的是什么药,而一些带着其他年龄段孩子的家长也谎称自己的孩子只有七岁,进店买东西,这让菲尔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后来,菲尔又开了二十多家类似的商店,新婚夫妇商店、老人商店、孕妇商店、妇女商店等等。女装商店拒绝让男性顾客进入,这引来了不少路过的女性进店看看。 孕妇可以进女装店,但一般非孕妇是不允许进孕妇店的。眼镜店只接待戴眼镜的顾客,其他人只能无奈地叹气。左撇子店只提供各种适合左撇子的产品,但从不反对假装左撇子的人进店。所有这些限制顾客的做法,都起到了促进销售的效果。
5. 独特的“垃圾”信件
在美国,经常能收到印有“重要!”、“紧急,请立即回复!”、“紧急,请于×月×日前回复!”等字样的信件。这些看似重要的信件,其实只是推销产品的广告和订单,被称为“垃圾信件”。这些“垃圾信件”五花八门,为了吸引消费者和读者的注意,发件人别出心裁。信件形式设计得十分精巧,印刷精美。有的信件甚至冒充“官方通知”,信封上有鹰的标记,邮寄地址是“联邦调查局”,还有用粗体字印着“逮捕令通知”,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一行小字:“领取现金或奖品的通知”,打开信封,会发现“某人的邀请函”。有的信件可以让你以折扣价购买产品,有的录像带可以试用15天,甚至用干冰邮寄牛排,让消费者难以拒绝。
6.“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会带来令人惊讶的结果”
1945年,战败后的德国一片荒凉。一位德国青年在街头高喊:“卖收音机,卖收音机!”但由于当时德国处于盟军占领之下,收音机的制造被禁止,就连卖收音机也是违法的。后来,这位青年把组合收音机的所有零件都准备好,装在盒子里当玩具卖给顾客组装。这个办法果然奏效,一年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为后来德国最大的电子公司奠定了基础。
7.“一美元销售技巧”
美国人卡尔开了一家小商店,起初生意不景气。后来,他经过仔细盘算,做出一个决定,只要顾客付一美元,就可以购买店内任何商品。结果,吸引了大批顾客,销售额超过了附近几家大型百货商店。后来,他改行经营丝绸布匹店,并创新了经营方式。他决定,凡在店内购买价值10美元的商品,即可获赠一张白色优惠券,五张白色优惠券可兑换一张蓝色优惠券,五张蓝色优惠券可兑换一张红色优惠券,一张红色优惠券可选购店内任何商品。卡尔的这一“销售技巧”使他成为百万富翁。
分享5个让人赞叹的经典营销案例
1、有家奶茶店因为位置比较偏僻,一直在亏损,最后想出了一个营销方案:凡是来消费的顾客,只要拿出手机上的秒表,按11秒,就可以免费吃一顿饭,差0.5秒,就可以打八折。
这个行为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非常难。大家都喜欢尝试小概率事件。三个月后,这家奶茶店每天都排起了长队,业绩增长了8倍。
2、有一家餐馆生意很火爆,它的广告词是这样的:
多花点时间陪伴父母。带上任何一位父母一起来,即可享受菜品 30% 的折扣。
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带他们一起去可享受30%的折扣;
如果带着父母和孩子一起来用餐,可以享受40%的折扣。
很多人看到广告,尤其是老人,纷纷传扬开来,盼望儿女带他们去,儿女平时很忙,没时间在一起,就决定结伴而行。这样,父母开心,儿女尽了孝心,满足了父母的心愿,餐厅也赚钱了。
3.你一定还记得Extras当年的那句口号:“喂,你的Extras,不,你的Extras。”
这则耗资巨大的广告虽然让很多人知道了Extra,但却丝毫没有提升它的销量,因为好的广告语不在于有趣或者漂亮,而是在于提供行动的指导。
后来,Extra 把广告语改成了“吃、喝、嚼 Extra”,因为目标明确,销量大增。
同样,淘宝在购物车图标上加了一个加号,下单率提升了15%;最后又改成五个显眼的“加入购物车”,下单率又翻了一倍。这些就叫行动指令。你想让顾客做什么?给他们一个简单的指令,这个指令就会影响顾客。
4、一对90后小夫妻投资40万开了一家早餐店,举办了一场活动:
客户充值300元,即可获赠300元储值卡、300元小米粥、300元现金,三个月内,公司累计获利120万元。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是顾客充值的300元可以在店内随时消费;
300元米粥赠送分成100份3元米粥,增加顾客早上来店的频率;
此次返还顾客300元现金分为12个月,每月30日返还25元现金,若顾客未领取,则这25元现金可抵扣店内35元消费。
因此该客户被锁定了一年。
5. 一家生产辣酱的小型食品公司想在上市前推广其产品,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在城市里租一块广告牌。所以,他们在城门口租了一块毫无价值的广告牌。
租下广告牌后,他们并没有直接在上面投放广告,而是贴出了广告位出租的告示:“广告位出租,全年88万!”
天价招牌的冲击力似乎毋庸置疑,渐渐地全城人都知道城门口有一块贵得离谱的广告位,一个月后,辣酱广告贴出来,市场很快就打开了。
十大营销案例
1. Orion:精彩的营销
说到农历新年的由来,自然少不了年兽。此次猎户座拿年兽做文章,推出新年广告《奇妙新年》,用温馨与奇幻营造出一个充满惊喜的奇妙新年。广告中,年兽一改以往凶猛残暴的形象,化身“小萌宠”,吃零食、做鬼脸,可爱至极。年兽身形之所以越来越小,是因为新年气氛太淡。小男孩为了救年兽,召集全家人外出迎新年。在热闹的氛围中,年兽终于恢复了“真面目”。
2. 什么是小猪佩奇?:家庭营销
爷爷默默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孙子孙女“笨拙”温暖的老情感洞见,与之前火爆的《小猪佩奇》混搭,火星撞地球,化作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情感洞见。现实生活中,中国人总是委婉克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做营销时,用真实的故事来体现这种克制更容易引起共鸣。影片一经上映便火爆社交网络,创造了2.3亿播放量、16亿微博转发,其中不乏王思聪、韩寒等大V的转发,成为现象级爆款案例。
《小猪佩奇》为何如此受欢迎?虽然它反映的是城乡差距、国人的社交焦虑,但更重要的是它切中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春节,戳中了无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家人团聚的人的心。
3、星巴克猫爪杯:可爱营销
今年2月26日,星巴克推出春季版“2019星巴克樱花杯”,其中一款可爱的粉色“猫爪杯”迅速走红网络,店前露营、百米冲刺、肉搏战等活动引发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抢购狂潮。
这并不是星巴克第一次登上热榜,也不是它第一次玩杯子。仔细分析猫爪杯如此火爆的原因,不难发现,除了常用的饥饿营销招数,星巴克在用户洞察、迎合新消费潮流等方面也做得十分到位。
星巴克轻奢的品牌风格、小资的生活方式,瞄准的是城市中产阶级,尤其是以80、90后为代表的中产年轻人群,这一客群与爱猫人群重合度较高。针对这一用户群体及消费趋势,星巴克推出了猫咪主题咖啡杯,迅速激发了这一群体强烈的消费欲望,成功实现了精准营销。
4. 白兔:复古营销
作为国货更新的代表,大白兔奶糖不断顺应年轻化潮流,推出“大白兔蛋糕卷”“大白兔香水”“大白兔冰淇淋”“大白兔奶茶”等一系列跨界营销……60岁的大白兔正在进行一场全新的品牌年轻化战役。
儿童节前夕,60年历史的国民奶糖大白兔继续魔性运营,先是在天猫与气味图书馆合作上线“大白兔奶糖口味”快乐童年香氛系列,随后又与快乐柠檬在线下开设大白兔奶茶快闪店。这一波跨界合作在抖音、朋友圈掀起了一波怀旧童年风潮,吸引了有怀旧情结的消费者和喜欢猎奇的消费者。
5. 茯苓榨菜:利用营销手段
今年夏天,被台湾“名嘴”黄世聪嘲讽大陆人吃不起的涪陵榨菜,靠营销爆红。视频传到大陆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不到两天,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达到近7亿。网友们开始以“吃不起榨菜”、“吃榨菜显富”等为主题,创作自己的作品。
在事件已发酵到白热化阶段时,涪陵榨菜出面表态,晒出快递截图,称已于8月11日将两箱“昂贵”的榨菜寄到台北,并称“感谢你们用幽默风趣、自嘲的方式教‘福’字的发音,我们吃得起,也能让《关键时刻》节目组所有人吃得起。再次感谢你们为普及中国千年榨菜文化、弘扬中华语言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涪陵榨菜的回应,既宣传了自己的品牌,又表达了爱国之情,一举两得!在这次热点话题中,涪陵榨菜基本上是“不劳而获”,因为不管它怎么回应,都会引来大量关注。
6.旺旺56民族罐:情怀营销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旺仔又如何呢?旺仔牛奶推出56个新包装,熟悉的旺仔身着56个民族的服饰,各民族的代表形象憨态可掬,配色也十分抢眼。旺仔牛奶线下推出新包装,线上也发布微博话题,56个民族的网友纷纷前来“找茬”,看看自己民族的旺仔穿对衣服没有。微博话题#56民族版旺仔#上线首周,阅读量达1.2亿,讨论量达3.9万。
旺仔新包装的卡通形象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能形成自发传播,以民族服饰形象作为话题,引发民众热烈讨论,旺仔这次的社交营销创意十足,反响不错,品牌营销需要了解消费者内心的喜好与需求,创造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发正向传播,强化品牌年轻活力的形象。
7. 奥利奥 x 故宫:联合营销
107年历史的奥利奥与600年历史的故宫两大超级IP强强联合,不仅以“一块饼,汇聚天下风味”为主题,推出6种不同口味的宫廷甜品,还定制了奥利奥玉印、茶宴套装、古风歌音乐盒等具有故宫特色的新品。
奥利奥还为此耗时26天拍摄了一则“史诗级”广告,用10600块饼干打造出史上最美味的故宫,短短三天就收获近300万人次观看。微博上#奥奥入宫了#话题引发热议,话题阅读量突破12.9亿。
此次营销活动中,奥利奥不仅在产品和包装上下了不少功夫,在传播上也有足够的创新性和话题性,并成功借故宫IP的流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向消费者传达了奥利奥更好吃、更好玩的理念。上市首日,日销量突破76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32%,门店收获26万粉丝。
8. 莫小仙自热火锅:潮流营销
在单身经济、居家文化、消费升级等关键词下,“自热火锅”开始爆发式增长。据介绍,目前市面上自热火锅品牌有300多个,“莫小仙”是其中的领头羊,2017年上市后,2018年位居淘宝自热火锅销量第一。
莫小仙有自己的秘诀,比如重庆麻辣火锅,要加黄油提味,加鸡油、菜籽油等增加本味;在菜品方面,他追求口感的优化,比如土豆要切得薄一些,才能保证口感酥脆。
相比市面上其他产品,莫小仙的包装盒虽小,但重量却不小,并且聘请了专门的团队设计了更加潮流的包装。据了解,莫小仙的复购率达到了30%,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
莫小仙以电视剧、综艺为主,同步发展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今年先后植入浙江卫视《青春环游记》、东方卫视《我最爱的女人们》,赞助芒果TV《女儿们的恋爱2》,与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今日头条、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主流社交媒体KOL合作,进行矩阵式种草分享。据介绍,今年在快手直播上,莫小仙曾创下两分钟卖30万盒的纪录,销售额高达350万元。
9. 良品铺子:时尚营销
事实上,通过“时尚+零食”的组合,良品铺子打造了一条高效的价值沟通路径:消费者——时尚感——挑剔——品质。消费者愿意接近品牌,是因为“时尚感”的出现,“时尚感”又凸显了良品铺子“挑剔”的品牌态度。为了让品牌有更多曝光,良品铺子还与武汉本土动画公司二点十动画合作,将品牌植入到动画中,进而在线下门店播放动画OP和剧集,让品牌调性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相融合,让品牌更具年轻气息。
为了让内陆地区的消费者感受到海洋的魅力,良品铺子携手天猫会员,以高品质海洋牧场系列零食为创意切入点,发挥想象力,在天府之国成都“造海”,充分利用海洋元素,在IFS广场打造出一间饮食风格焕然一新的海洋屋,与成都地标“大熊猫”相映成趣,让消费者切身感受到良品铺子对粉丝的重视和品牌升级后的高品质。
10.江小白:艺术营销
重庆江小白酒创始人陶诗泉是一名动漫爱好者,他亲自塑造了江小白的形象。一个长着普通面孔、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孩,经过一系列的社会营销,变成了朴实、文艺、温暖的“江小白”。2017年,为了将品牌IP化、个性化,让品牌能够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互动,江小白携手二点十动画,以江小白酒的品牌形象为原型,制作了一部《我是江小白》的动画。江小白不再只是文字中模糊的形象,而是一个真实的动漫人物。“江小白”原本在线下推广做得就很出色,如今通过《我是江小白》更是打通了二次元圈子,让大家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而这群可爱的年轻人恰好就是“江小白”的顾客。
【史上最经典的七个营销案例】相关文章:
最值得关注的九大营销策略 11-18
教育教学反思案例11-18
选择工作的七个因素 01-02
幼儿园教育案例07-06
史上最全情人节卖花技巧11-16
师德案例与思考(精选7篇)05-25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11-17
职业成功七大法则,职场启示01-03
历史上十大经典创意广告语11-04
幼儿园教育叙述案例研究 11-16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