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宁浩导演在抖音视频盛典上发布了一部时长仅一分钟的短片《不止一分钟》,影片从猿猴开始,经过人类,最终走向智能时代,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展现了人类智能与其产物之间的内在博弈。
一分钟的影像浓缩了人类亿万年的发展史,但让影像更具艺术性的,却是《不止一分钟》所传递出的情怀、情感与理念。导演当然巧妙地在有限的时间里埋下了一个明显的“梗”——随着人类的进化,影像画面逐渐由横屏视觉转变为竖屏视觉。
移动视频是否进入“竖屏时代”?答案不言而喻。2018年3月,流媒体巨头Netflix在其移动端上线了竖屏视频内容预览功能。6月,社交平台Instagram发布竖屏分享平台IGTV。别忘了,每天在抖音上消费短视频内容的中国用户,有数亿之多。
宁浩对于《多于一分钟》有着更大的期待,“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能够鼓励更多的创作者创造出更多创新、更优质的内容。”从单一的横屏构图,到多种构图,包括竖屏构图,内容载体在改变,产品在改变,用户的审美也在改变。
在过去的一年里,抖音已经成为影视等优质内容产品最重要的传播平台之一,影视行业也开始尝试以短视频的形式打造抖音专属的垂直内容,张艺谋导演在拍摄新作《坚如磐石》时也尝试打造抖音版短视频。
抖音DAU超3.2亿,内容SKU丰富,为引领优质竖屏视频内容创作,抖音为本次短视频盛典集结了由宁浩、徐峥、沈腾、贾樟柯、陆川、张晋、李非、刘天池等组成的大师级评审团。
当我们谈论竖屏影视时,参与其中的不只是影像大师,抖音上那些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内容新鲜度与深度的普通创作者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Boogie93原本是一名街舞者,Boogie这个词是古老舞蹈的缩写。Boogie93在热门节目《这就是街舞》第一季就出道了,他开玩笑说自己是“人气淘汰赛选手”,在排名第二的时候就被淘汰了。街舞之路并不顺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朋友拍摄了一部短片,朋友觉得很酷。“既然街舞不赚钱,为什么不找别的路呢。”
从2016年到2017年,他的每一个视频几乎都获得了几十万的点赞,他想发什么就发什么,每个视频的数据量都很不错。
2018年,作为抖音短视频博主的Boogie93收到了苹果新品发布会的邀请。“我以为这辈子一定会去美国一次,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去。”Boogie93欣喜若狂,“我不知道最后为什么被选中,我也没问,如果被选中,我就开心去。”
这次美国之行似乎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撼。传统专业媒体在发布会上记录事件的严肃性和态度让他震惊不已。他对自己的作品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不能说国外媒体百分之百好,但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做这件事情、做内容真的很专业、很认真、很用心。国内的博主抱怨这有多贵、割了多少肾,这些都是很无聊的事情。”
2018年,抖音上出现了更多形式的短视频,用户的注意力开始转移。
那段时间,Boogie93 很迷茫,突然不知道自己该拍什么,发了几次热门内容,但数据反馈都不太好,感觉自己周围好像有一团黑气,充满了负能量。
他决定干脆不拍戏了,一个月过自己的生活,“连生活都过不好,还怎么拍戏?”
他给自己放了20天假,但镜头从未停下。回归后的第一支视频,记录了这20天的生活,看书、吃饭、看展,获得了200多万个赞。他的想法更大胆,他知道大家喜欢什么,但他更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他不再逼迫自己每天更新,只有真正有好的想法才会拍。
与此同时,Boogie93决定转型成为一名商业短片导演。
他很清楚自己在转型过程中的不足,他可以保证画面的美观,但对内容就没信心了。“我用杯子来比喻,内容就相当于里面的液体,我是一个特别漂亮的杯子,但里面只有一杯水。”
转型的关键是学习和投入。为此,他在网上学习新的拍摄手法,重温了大量经典电影。《星际穿越》他看了六遍,从一开始只能感叹“NB”,到慢慢关注电影的色彩搭配、整体画面、剧情节奏,再到后来用手机竖拍时会思考如何结合各个镜头的调度、灯光的定位,形成节奏紧凑、效果炫酷的竖屏作品。
偶尔参与TVC拍摄时,他会利用拍摄间隙观察导演的机位和设备,镜头有多大、用什么机位、现场调度是怎样的,导演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我就是在现场不停地跟导演沟通,问一些专业的问题。”当他表示未来想转型这个方向时,导演们通常会很耐心地告诉他这个行业是什么样的。
他希望有一天能在TikTok上发布自己的TVC,“让大家惊艳一下。让大家看到这个年轻人从16岁到20岁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他的成长,他的进步。”Boogie93觉得TikTok让他成功了,平台给予他的和他能回馈给平台的,是不对等的。“它一直帮助我成长,希望未来有一天能给这个平台回馈更大的价值。”
艺术表达想要突破大众圈层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用户量不断扩大的抖音上更是更大的“挑战”。大部分MCN公司都会通过摸清用户喜好来定制网红的内容输出。这也是Boogie93不想签约任何MCN的原因,“我想尝试拍自己喜欢的东西。”
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不断拓展自己创作的边界,同时引领他人。Boogie93 仍在探索,但他的好友戴梅诗已经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
戴美诗说话的风格和她视频里的一模一样,冷淡而沉静,和同样来自东北的Boogie93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个网红都有一段对自己来说意义非凡的视频。对于戴美诗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在抖音上的第一部作品。作品内容很简单,简单到无需多言,但它的意义在于,因为有这一个,才有了后来的更多作品,才有了今天的戴美诗。
早期的她,风格多是时尚、酷炫,刚开始拍视频的时候,她是个很执着的人,不会有丝毫妥协。“早期我不会用抖音上流行的BGM,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找一些大家可能没听过的歌,不给自己下定义,想到什么拍什么,喜欢什么就拍什么。”
数据低下才是最真实的反馈。用户对她没有共鸣,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流量自然就不好。对于想把短视频当成事业的戴美诗来说,必须做出一些妥协。
后来她慢慢学会做一些符合大众口味的融合,“融合之后一定是我喜欢的,有我喜欢的就会有,视频的质感、创意、精致度是不会变的。”看到今年古风大热,戴美诗会尝试以比较火的古风歌曲为创作基础,在大众的喜好和自己的风格之间找到一些平衡点。
很多人评价她“好看”,有的是夸她颜值,有的是夸她内容。戴美诗对于什么是好看有自己的看法,“好看的内容一定要完整,完整的内容一定要有创意,不能重复,内容、场景、画面、人物、镜头、调度、灯光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完成这样的作品,她需要亲自为每一部视频制作场景,制作一个场景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如果有小道具买不到,我就会自己制作。所以有时候更新频率很慢,也不知道要几天,可能七天,甚至十几天。”制作的时间成本和开支很高,但为了创造出最佳的视觉效果,她愿意花这个精力和时间。
对创作的执着,不仅体现在场景上,也体现在现场拍摄上。当需要拍日出或者日落时,“我会在凌晨三四点到拍摄点,拍完日出,在那里等上一天,再拍日落。我也会等很久,等风吹起我的头发,等风来了。”
有人给她留言,说戴梅诗的作品就是艺术,她自己从来没这么想过,但还是有人感叹,这种追求创作很有艺术感。
最夸张的一次,是她拍视频时吐了。戴美诗有一次无意中看到狐狸被剥皮的视频,觉得太残忍了,于是决定拍一部反对皮毛的视频。视频里,她从淘宝买来仿生血浆,直接浇在头上。虽然不是真血,但那刺鼻的味道难以形容,滴在头发上黏糊糊的,很重。“拍完就吐了,胃受不了。”
虽然很辛苦,但她极其幸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在其中找到平衡。她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很享受现在的状态。但她不排除尝试拍摄长篇内容,或者做一些剧情上的尝试。就像之前将大众口味和自己的风格融合在一起一样,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戴美诗应该不难找到外界和自己双赢的平衡点。
Boogie 和戴美诗未来的方向是专注于剧情片制作、TVC 等,这些都属于导演的范畴。导演通常依靠演员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在抖音平台上,我们发现了一个追寻演员梦想的年轻人。
当技术高手已经在抖音上大展身手的时候,周其峰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风格,偶尔拍一些搞笑的片段给大家开心一下,但他很清楚,这种方法维持不了多久。
周奇峰从小就爱看港片,八九岁的时候,周奇峰就看见隔壁哥哥天天看周星驰的电影,边看边笑。那时候的他不明白哥哥在笑什么,为什么天天看。现在他明白了,无厘头的电影里满满都是小人物的无奈。
周其峰觉得自己是个很典型的小家伙,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歌手,准备考艺考的时候,因为5000元的学费太贵,所以放弃了,妈妈告诉他不要做这些“不专业”的事情。
上学后,他不愿意再向家里要钱,缺钱的时候,经常吃泡面。毕业后,他做过服务员、工厂工人。周其峰认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他曾拍过自己吃白米饭的视频,有人评论:“你拍什么?吃米饭就行,怎么不来点青菜?”他很无奈,“你真的很穷,能吃上一顿饭就已经很开心了,干嘛还要在意有没有青菜,要求这么高?”他想把普通人的生活和情绪用视频表现出来,希望每一个像他一样的小人物,都能从这些视频中得到共鸣,获得一些力量。
一个人无论多小,总有一个值得仰望的偶像。周其峰一直很喜欢张国荣,最喜欢的电影是《英雄本色》。小时候看《英雄本色》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种自己无法理解的精神——义气,但他暗暗下定决心,希望长大后能成为像哥哥那样的人。
当他下定决心尝试拍摄抖音港风短视频时,为了更贴合港片的形象和性格,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从180斤减到150斤。“真正的港风不是把视频色调改成黄色那么简单,而是要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去贴合、去理解、去表达港风。第一是环境的营造,第二是服装,拍摄的构图,有很多因素。人物的设定也很重要,你一穿上那个衣服,你就会有那个感觉,能直接把观众带入到里面。”
很多人看了周其峰的港式视频,以为他是香港长大的本地人,其实他根本没去过香港。
他以演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是他的抖音标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管多小的角色,作为演员,都要演好。”当演员的演技完美的时候,才是演员和角色合二为一的时候。
周其锋如今正努力把港风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交朋友时重视志同道合的人,穿衣有时代感的复古风,就连说话也带有港风。“人生到头来什么都不是。”
艺术创作有时是孤独的。当点击量持续低迷时,他曾迷茫过。但他还是准备坚持这种创作风格,“因为它有艺术价值”。艺术不一定要高不可攀才叫艺术。在周其峰眼里,任何能让大众开心、让大众知道一些道理、让别人学到东西的东西,都可以叫艺术。“我也可以把其他内容融入到这种风格里。它可以千变万化,就像水一样,承载着一切。”
“我觉得自媒体时代是一个特别好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展现才华的机会。成为一名演员一直是我的一个大目标,希望在抖音上实现这个梦想。接下来就是把一个个小目标写下来,实现大目标,所以我现在慢慢尝试写剧本,多做艺术创作。”
小人物在这个平台上有自己的空间,慢慢学习、成长、有收获,而有些人一上台就成为MVP级别的大人物。
2016年下半年,在温哥华留学的薛老师收到了国内各大短视频平台的邀请。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他和朋友们玩过国外各种短视频APP,对内容制作十分熟悉。对于国内刚刚起步的短视频平台,薛老师是资深玩家和高手,自然也是各大APP争夺的对象。在第一次体验抖音产品后,薛老师拒绝了加入抖音的邀请。
最早的产品存在音画不同步的问题,虽然误差只有0.1秒左右,但确实用户体验不友好。同类产品都有这个问题,但没有一款能真正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抖音团队熬夜做测试,每个版本发布后都拿给薛先生等早期用户测试,每个版本测试完再修改,这样大概持续了一个月,最后薛先生满意了,开始在抖音上发原创视频。
要用什么突破,才能吸引这些用户的关注呢?薛老师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用技术流和动作。“这个东西一定会火,绝对、肯定、百分之百。”当时国内还没有技术流这种玩法,而一直在国外生活、学习的薛老师很早就接触到了这些新形式,他认为把这种好玩的东西引入国内是个好主意。
“其实它就是一种音乐的表达形式,就像街舞一样,可以用于现场battle、比赛,几十种转场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把音乐表达得创意十足。”
薛之谦希望大家不只是看,而是能够动手去玩,去参与到真正的创作中。“我所有的技术视频都会加一个话题#转型#,这个话题从来没有被抖音官方推广过,都是大家自发参与的,播放量大概有17亿次。但观众比拍摄者要大,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真正上手,感受到拍摄视频的乐趣。”
他自认为是个怪人,在抖音上呆了两三年,一直坚持一个风格,没有红,也没有淡出,他很享受这种平衡。
有些人在TikTok上展示自己的创造力,而其他人则在TikTok上记录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对于燃烧陀螺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大部分人都看过他拍摄的视频,陌生是因为没人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名飞行员,对于飞行员来说,驾驶飞机需要尽职尽责,严格执行各种规定,不能马虎。不过,拍摄和剪辑视频是自由的,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进行。
这两件事看似对立,但它们的核心是一样的:坚固,就像陀螺仪的运行原理一样。
陀螺仪是飞机上的一个部件,它的特点之一叫定轴,在高速运转时,无论施加多大的外力,它都会保持同一个旋转方向——不会轻易被外力改变,坚持做它该做的事。这也是《燃烧的陀螺仪》视频的创作原理。
2018年1月,他在一次飞行任务后因耳朵发炎而申请休假一个月,高强度、长时间的飞行任务的突然结束,让他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这段时光突然间就属于他了。
有一天,他在家里翻看相册,记录下与家人相处的点滴。这让他萌生了用视频记录生活的想法。“记录生活不需要事先规划剧本,拿起设备就可以拍,就像写日记一样。”
2019年之前,他拍摄了约400个视频,开了一个话题#幸福生活中的礼感#,播放量中等。但今年1月,几个视频突然点赞过百万。第一个视频过百万的时候,他正在飞往珠海培训的飞机上。下飞机打开抖音,第一反应是欣喜,随后是疑惑。“很日常的内容,干嘛选这个?”
他试图概括这个视频的内容,用三四十秒的时间把一件事表达清楚,主题明确,节奏很快。之前的视频信息比较杂乱,主题多,剪辑也比较慢。此后,他坚持用更生动活泼的剪辑方式记录生活。
2019年春节期间,他在抖音上拍摄的在家贴春联的视频,在春晚前被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也让更多人知道了烧陀螺。“春节期间我一个人在北京,那天妈妈很开心地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上电视了。”
“我拍的视频叫《幸福生活中的仪式感》,我想传递我对仪式感的理解和态度,这是我想传递的一个纯粹的思想。分享,就这么简单。”燃烧的陀螺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因为短视频爆红而放弃飞行员的工作。视频是他的激情,飞行也是,他因为热爱而坚持这两件事。
快节奏的剪辑会带来更好的流量,但现在他回归到了自己最原始的剪辑方式:慢节奏,叙事表达更清晰。“如果想真正感受到什么,可能真的要慢慢品味,如果急匆匆地看,只能看到表面,无法触及内心。”
“我会坚持做视频的初心。”他的视频观众中,有不少是抑郁症患者,有的人会跟他分享自己一天中的一些感悟和片段,并说自己从视频中受到启发,更加热爱生活。这些寄语和故事,是他拍视频后收获的力量。
“我在生活和个人方面都在进步。总有一天,我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拥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如此包罗万象的平台中拥有独特的辨识度实属不易,但有些内容却生来就拥有独特的属性——动漫形象IP。
今年是己亥年,属猪,一位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猪,在社交媒体和线下爆红。
朱小皮上线于2017年底,赶上抖音内容的爆发式增长,抖音上很少有卡通形象,团队敏锐地抓住了平台的红利期,决定以抖音热门歌曲为蓝本创作朱小皮,并让他跳舞。
第一个视频是当时抖音上最火的话题#RussianDance。同样的音乐,同样的动作,不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表演。谁也没想到一只小猪会跳舞,而且跳得这么好。小猪一经发布便爆红。目前,视频已经积累了400万个赞,后台播放量近1亿次。
它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有这么多可爱又萌的卡通人物,为什么是小猪佩奇呢?
“因为所有的创作都是围绕着朱小皮的特点展开的。”朱小皮的定位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是一个默默陪伴大家的暖男,温暖、可爱、聪明,每一个小片段、每一个创作,永远都是围绕着这些特点展开的。
创作内容多取材于有孩子的家庭可能遇到的实际场景,比如写作业、多爱爸爸或妈妈等。朱小皮的使命是创造快乐,一切创作都围绕“快乐”展开。他们希望中国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中国漫画,让朱小皮陪伴孩子们度过积极快乐的童年。
7月10日是《朱小皮》出道两周年。回顾过去两年,《朱小皮》创作团队对自己和时代的认知十分清晰。“我们处在一个内容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样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拥抱变化。两岁的朱小皮也会慢慢长大,对家庭、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团队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不断拓展其内容的广度。”
在视频语言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在用他们最擅长的表达形式——短视频,以非常多元的方式表达自己。
随着智能手机拍摄功能的丰富,以及5G技术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人能够在抖音等平台上用短视频记录、分享生活,这无疑是一个确定的趋势。尤其是,我们也观察到,在传统影像行业与短视频载体碰撞之后,抖音平台诞生了许多有趣的类型,竖屏短剧、vlog、脑洞大开的创意视频、音乐科技流……竖屏增强了这些新形式的沉浸感,给用户一种对话感。同时,各种有趣的道具、滤镜也让短视频更具可玩性和互动性,在1分钟内体现出更详细的信息和互动性。这背后,是生活中“有用”和“有趣”信息的艺术化呈现过程。
这些内容也让抖音意识到短视频在艺术性和创新性方面有着巨大的探索潜力。为了鼓励更多用户释放非凡创造力,抖音举办短视频节旨在鼓励有创意能力的用户在记录美好生活的同时,探索视频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作为短视频领域的领军企业,抖音率先提出了“影像艺术”的可能性。7月9日,抖音宣布为期一个月的短视频影像创作挑战赛。此外,与张艺谋、宁浩、张晋等传统影视行业权威的合作,将直接推动短视频影像艺术的规模化发展。
影像节设置了故事、纪录、动画、音乐、创新等赛道,既涵盖了故事、纪录、动画等传统影像行业中相对成熟的竞赛单元,又在短视频的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还特别设置了音乐、创新两个极具短视频特色的赛道,鼓励创作者在不同的赛道中发挥更多的创意,尝试短视频的更多可能。
短视频在经历了繁荣与高速增长后,逐渐进入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时期。“记录美好生活”的抖音,决心创办短视频盛典。在短视频图像艺术潜力与趋势的探索中,更多创作者正等待加入这场关于“美”与“善”的划时代图像实验。
————————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