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在自媒体内容创业的潮流中,大胸美女在直播间热舞,大脑兽吆喝卖栏目,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大佬。虽然“我是社会大佬,狠话不多”一时是金句,但相比咪蒙、papi酱、办公室小爷等女性网红,被设定为“大佬”的网红在媒体曝光度上,就有点“女多男少”的意味了。
网络世界鱼龙混杂,精英和骗子混杂其中,催生出无数套路、骗局、灰色产业。新手很难避免上当受骗,比如租房媒体里的黑中介、身边的花心渣男、Boss直聘的传销等等。有的被骗金额太小,根本不需要报警立案,有的骗子利用人性贪欲的弱点让人默默忍受,有的受害者本着少惹麻烦的原则就忍了。
此时此刻,心里满是委屈的你,是不是渴望有一个“老大哥”能站出来为你主持公道?
“老大哥”题材,被忽视的自媒体流量渠道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穿得像个混混?”网友孙先生给出了精彩的回答,大致意思就是:光着头、光着膀子、身上有纹身、打着耳洞、戴着假金链子、骂人、手里拿着一小包香烟的才是白痴;真正的混混是西装革履、打着领带或者干净利落的唐装、手拿佛珠、闻着香、品着茶,能很随意地说出一套励志格言,举止文质彬彬、举止得体的人。
阿星最近发现了几位符合上述“社交大佬”描述的自媒体红人——“跑爷来袭”“老王捣蛋”“陶哥有料”“龙哥跑得快”等等。他们的流量恐怖,公众号十几万粉丝、几万点赞都是常态,似乎根本不需要外界任何关注和解读。什么样的内容能这么猛?
(“社交老大哥”自媒体:跑爷、老王、龙哥)
(吓死我了,如果“情绪就是交通”,那咪蒙也不例外。)
这些原创短视频直击大众的G点,代入感很强。比如,相思男被拜金女出轨,大哥用豪车试探并教训他;渣男用QQ、陌陌等勾搭少女,大哥收到粉丝投诉,用美女助理当诱饵,拉着兄弟们教训他;美女女友和健身教练、酒吧歌星、摄影师有染,被戴绿帽的粉丝向大哥投诉;穷苦人家的父亲被大哥见了泪流满面,叛逆的初中孩子与流浪汉混在一起;街头倒卖苹果手机的骗子被大哥智取;开宝马的职业乞丐被大哥跟踪曝光等等。
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一线城市的白领、知乎精英们肯定对这样的草根内容很不屑,但对很多人来说,这是灼热的现实。之前他们对此无能为力,但这次,老大哥帮大家“甩掉”骗子,是不是很爽?短视频一般都是用针孔摄像头或者私家侦探的视角拍摄,受害者和“坏人”的脸被打上马赛克等,骗子被制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投降。短视频最后加上老大哥的座右铭作为警示,号召粉丝转发,传递更多“正能量”。
社交老大哥的“风险”及其盈利模式
无论是“跑爷为正义出击”、“涛哥有素材给你看”、“老王做事,只为真相”,他们时常遭遇好奇粉丝的质疑,“真的是你干的吗?”甚至有人自告奋勇加入他们的队伍,但“老大哥”却对此保持沉默。
(开场龙哥接受“受害粉丝”投诉,插播涛哥有趣的形象宣传视频,最后老王和弟弟们一起闹事,总体还是展现了他的风格和套路)
这位“社会老大哥”并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他只是一个扮演老大哥角色的“自媒体”,但细心的朋友很容易发现“摆拍”的痕迹。
比如《跑爷来袭》一开始的“跑爷”是个白净帅哥,到第三期就换成了现在更有男人味、有坏小子气息的跑爷;一些远距离偷拍的对话很清晰,应该是后来录下来的;比如涛哥的武汉腔,跑爷的青岛腔,拍摄范围只限于当地,但那些粉丝不一定都是本地人;“大佬们”的公众号大多是XX文化传播公司认证的,等等。
如果不是表演,大哥带领弟弟们对抗恶人,固然令人欣慰,但也无法逃脱“以暴制暴”,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私刑或群殴的法律纠纷。只有一切由镜头安排,才能把场面和结局控制住,毕竟真正的骗子还是要交由警方处理。你可以理解为短视频版的“武侠小说”,或者用“网络恶搞视频”冒充《水浒传》内容。在“反暴”的管控下,他们也随时面临被和谐的风险。如何把握“尺度”,也成了一门学问。
这些团队现阶段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原创性不强,比如老王高石、桃葛有料、跑野处机等都拍摄过制服调酒师、黑店敲诈等短视频,为受骗的(男)网友发泄愤怒,剧情取材自真实案例。
(看来网友们都很讨厌“酒肉妹”啊)
继陈翔六点半、@董心瑶 过度炒作恶搞渣男、坑女人题材后,一些令人发指的“价值观不正确”的社会新闻和现象,都成为“大哥”工作室的创作源泉,如“裸贷事件”受害大学生求助大哥、被高利贷逼还债的老实人、黑帮找大哥帮忙等等;法制新闻、媒体曝光的诈骗案,也为这些自媒体人提供了再创作的题材。目前,国内早期的恶搞视频团队“超人小萝莉”也转型“大哥”题材,将其改造成更加彪悍的东北风格,一些恶搞视频由“关姐”领衔,打破了大哥作为唯一主演的格局。
大佬们整天看不顺眼,又怎么谋生呢?阿星关注了“潮剧小罗”“跑野处机”“老王狗食”“桃哥有聊”“龙哥快跑”等大流量号,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游戏金榜”流量。粉丝们可以用微信直接登录《龙城争霸》《仙剑客栈》《武林至尊》《超人守护者》等H5游戏,让他们的大佬们继续带领粉丝们在虚拟世界“除暴护善”。这些公众号链接都加入了“人人直播”流量导流链接(应该按CPC点击收费)。
英雄梦+美女梦是草根们永远的梦想,如果大哥赚不到足够的流量收入,工作室就没钱请小弟和群众演员了。
短视频潮流“助大哥炫耀、助大哥飞翔”能否奏效?
今年3月腾讯3.5亿美元战略投资快手后,大家终于意识到,移动视频的趋势已经从直播转向“短视频”渠道。去年,今日头条短视频(现已更名为“西瓜视频”)的流量地位比“火山直播”要好,堪称是一个趋势风向标。
直播被短视频取代是不是必然趋势?直播的看点就是性感美女的衣着暴露,几乎所有的UGC平台都被夜店模式绑架了,其他类型很难与美女的关注度相抗衡。倒不如说网络视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早期优酷靠扶持多家民营视频工作室(我记得还有郑云工作室等)在流量上打败土豆。
短视频属于“录播”,具备网络视频的优点,可以提前导演、选场地、选演员,后期还可以做音效、剪辑。另外,短视频拍摄更简单,降低了内容多元化的门槛,平台不会单一风格独领风骚,流量全流,从而吸引不同兴趣、品味的粉丝。
各类“社交大佬”工作室都是近两年短视频兴起之后才大量涌现出来的,大佬题材的火爆也说明短视频创作产业链日趋成熟。
公众号发短视频,一定要上腾讯视频,想给公众号带来更多新粉丝,必须走多渠道分发路线,这种世界观强、价值观正确的PNC(专业内容)在今日头条、秒拍等平台的流量推荐度都很高,单集破百万非常容易。
据今年获得天使轮融资的“潮人小罗”创始人罗睿介绍,目前各平台的运营权重为:微信>微博(秒拍)>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快手>美拍等。虽然自媒体普遍担心“公众号没救了”,但对于正在崛起的自媒体来说,微信的账号价值和粉丝黏性还是远高于其他平台。
(此数据表忽略了网络视频平台也在支持短视频内容,尤其是公众号及其视频内容池“腾讯视频”)
“社交大佬”的主题要和性感美女比肩,还为时过早。为了规避风险,在类似这样的短视频中,“大佬”往往会把群众演员中的坏人按倒在地,或者送进警局,避免角色太过投入,引发激烈冲突。他们甚至知道,这种“打斗”并不能真正让骗子改邪归正,更多的是发泄老实人愤怒的方式。但只要生活中有狗血、有不公,就一定会有邻里大佬在虚拟世界伸张正义的温床。
阿星还在他们公众号里发现了很多招聘启事,当然不是招打手,而是新媒体编辑、视频编辑、App程序员,工资更高,看来普通人的“江湖梦”都是城市白领编织的,什么时候不是了?
结论:
说实话,阿星还是很敬佩那些义气十足的民间兄弟的,见到“关二爷”的塑像也会主动上香。不过“武侠热”往往诞生在法纪松散的动态时期,比如魏晋南北朝、民国时期,人们在作品中宣泄现实的压抑,完成情绪的自我疗愈。
老大哥题材的重现,从侧面反映出,当多元价值观如布朗运动般混乱时,下层阶级渴望传统“道德”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回归,人们对躲藏在阴暗角落的危害和离奇骗局感到好奇。在繁华的今天,希望“社交老大哥”只是短视频的暂时产物,不会成为主流……(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