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标题派对、色情话题、恶搞......所有以流量为目的的内容创业都走到了尽头。
最近有一些关于内容的坏消息。
7月12日晚,A站、B站的大量影视内容视频被莫名其妙地从网站上删除。直到A站影视片区消失,B站的国外影视内容成为重灾区,就连《我的领导,我的团长》等国产剧也未能幸免。
而上个月,数千万粉丝被封禁,娱乐圈多条大流量,如“风星工作室官方微信”、“全明星神探”、“中国第一狗仔卓薇”、“神探赵五儿”、“长春国际贸易”、“娱乐圈秘密”等娱乐圈大流量被封杀。
于是,一些人开始感叹内容创业的寒冬即将到来。
这是不对的!
内容创业的春天从未到来,这些账号都是自作自受,都喝下了“流量内容”的毒药。
标题派对、色情话题、恶搞等,所有以流量为目的的内容创业都走到了尽头
铃声先说明什么是流量内容,简单来说就是那些看完后很快就会被遗忘的消费内容,基本没有保质期,只起到新闻功能,比如各种激烈的新闻和热评。如今头条的内容都是典型的流量内容,各类直播和短视频中的三无内容(无下限、无纪律、无剧情)也是如此,当然,标题派对通常已经成为这些内容的标准配置。
如果非要划分的话,环大概可以分为几类,只是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流量从上到下递减
曾经有一些人以制作如此“优质”的内容为荣,到处炫耀自己的技能,比如米萌,在被禁前写过《你的乳房,我的乳房》《我有一个春天的梦,你跟我做吗》《卖淫简史》等“金句”。
他们认为:
流量 = 曝光 = 可见性 = 商业价值
于是广兆团队开始搭建流水线,大量制作这种流量内容,比如六点半的一个视频账号陈翔,QQ空间的一条作弊小视频,记录了近4亿次点击和600多万次点赞。
然而,是的,现在,所有这些流量驱动的内容都已经结束了。
比如对于标题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直接评论“'标题方'和'图片方'应该停止,同时今日头条、百度等直接改变计算推荐机制,切断这类内容的流量,甚至禁止发布标题方等内容。屏蔽和封禁是更明显的禁止信号。
就算他运气好,但这种流量内容却不在光明之下,舆论开始一边倒,比如微博大佬小罗的恶搞,他本来擅长经营街头约会、开豪车等极具争议的话题,最近一段恶搞黄金拜金的视频,虽然观看次数达到了120万, 但以“莫名其妙的全人,看得恶心”和“把别人拖进车里,说别人是拜金者”等负面评论为主。
这些原本引以为傲的流量内容,成为粉丝腾飞的重要原因。
流量内容正在成为腐蚀内容企业家未来的毒药
事实上,这类流量内容的“毒性”并不止于此,在Ringing看来,流量内容的玩法不仅不能给内容创业者带来明天,还给他们制造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暗箭”,比“公然抢劫”更难防范。具体说来:
1、流量化内容门槛低,容易陷入同质化泥潭
虽然这些内容的制作看似困难,但大多只是套路,如果掌握了套路,就会陷入同质化的境地。比如直播平台里的视频,最后就变成了看谁规模更大谁更惨的问题,你表演吃仙人掌,我表演吃死鸟。有的变成了“伪原创”比赛,换题、换场景、换标题,说是自己的作品。
观众之所以点击它,是因为好奇或好玩。(这并不意味着观众同意内容创作者的做法和价值观)。但随着这类内容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审美疲劳很快就开始了。一旦观众的兴奋过去,或者出现其他更新颖、异国情调的内容,这些流量内容就变成了自娱自乐的装饰品。
2、虚拟流量,变现能力弱
简单来说,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流量,其实是虚拟流量,很难变现。有自媒体曾爆料称,虽然陈翔的内容在六点半全网分发后能达到一亿多的曝光量,但单集视频的广告价格只有20万,实际成交量甚至低至5万,与其流量极为不符。微信公众号和那些在今日头条上产生流量内容的账号也是一样的,商业广告的单价低得可怜,有的干脆不接受广告,只靠平台流量分成生存。其实国外也是如此,比如Youtube上排名第一的恶搞视频博主PrankvsPrank(他们曾经推出过一段内容,一个男生出轨女友,他把她的猫扔到楼下,视频浏览量超过650万),流量惊人,但基本上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
这些流量账号(只做流量内容的自媒体账号是流量账号)之所以不愿意投资,是因为内容气质多是低级趣味,品牌不愿意也不愿意和这些内容有任何关系,导致联想。二是这些流量账号粉丝基本没有忠诚度,没有忠诚度的用户自然很难保证转化。
3、流量化内容容易踏入道德禁区
如果稍微总结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流量内容大多是在利用人性中的好奇心、虚荣心、嫉妒、傲慢、冲突、罪恶、稀缺、贪婪、美、色、社会化等人类欲望。而这些欲望都隐藏在人性的阴暗面,与人类的伦理背道而驰。这很容易把自己推入不归路的深渊,全明星侦探赵武儿、长春国贸、娱乐圈大表哥、明星扒手、傻傻傻等数字的消失,这些数字的消失不是最好的例子吗?我经常在河边散步,怎么能不把鞋子弄湿。不是你抓不到,时机还没到。
即使不被禁止,有争议的内容仍然会成为内容创作者自己和平台挥之不去的标签和污名。别说茉茉现在干净了,我们不知道花了多少力气才慢慢模糊了“关于包神器”的标签。当人们谈论快手时,它们仍然与低俗视频联系在一起。。。。。。
4、流量内容没有粉丝,来去匆匆
我
没有粉丝的事情就不多说了,但所有内容创业者都知道,内容IP再火的“新鲜期”也是有限的,一旦被贴上负面标签,撕掉的成本远高于粘贴的成本,而这个过程最大的悲剧就是,他们辛苦经历的内容王国会一点一点崩塌, 粉丝们会迅速逃离,但他们无能为力。
事实上,内容渠道端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流量内容的最大问题,并且已经将天平向扎根于垂直领域的内容倾斜并沉淀,比如数据显示,6月份,大鱼共向495位创作者发放了1866万元,本次奖项涵盖39个领域, 其中91%的获奖者的垂直得分超过45分(满分50分)。
此外,内容创业应该停止谈论“注意力经济”,流量等于销售和转化的理论在当前的内容创业环境中是一个笑话。这就像交通明星拍电影一样不靠谱。
在电影发展史上,中国电影曾经试图通过选择粉丝多、人气高的流量明星萧仙柔来出演电影,以取得不错的票房。虽然话题性很强,流量也越来越大,但这些流量并没有转化为真正的电影购买力(有人说这是因为电影的高门槛拦截了大量的低级流量和膨胀的泡沫流量,他们的消费群体简直就是两波人)。在这个时代,不再需要虚拟流量IP,内容创业也是如此。没有用户忠诚度,无法形成转化的流量价值为O。
摆脱母爱溺爱的内容模式,人们真正需要的是“父爱觉醒”的内容
响铃是与流量内容相对应的增量内容(或增量知识)的概念,即一般不在受众原有知识范围内,不易过时,可以多次复用的知识内容。这种类型的内容通常具有很长的寿命,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着降低其价值,甚至可以引导观众继续加深他们的意识。例如,教程、百科全书概念、学术文章、品牌故事等,垂直内容就是。
流量内容和增量内容对应两种思维逻辑:“母爱逻辑”和“父爱逻辑”。前者是“你喜欢什么,我给你更多”,迎合用户人性的逻辑,比如好奇,我会给你满足你好奇心的内容,如果你想看日本海岛电影,我会给你一些这样的镜头;后者是“我给的,你可能喜欢”,引导用户的逻辑,满足用户真正的长期需求。
以“母爱逻辑”为导向的内容,侧重于让用户消耗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即让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他们的敌人是同样消耗用户时间的内容,比如《王者荣耀》;以“父亲的逻辑”为导向的内容,是为了帮助用户更高效地消费内容,也就是节省时间。
Ringbell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有低层次的欲望,比如生理需求,但不赞成那些将低层次的欲望束缚起来的做法。
其实这也是昙花一现,是时候告别这种满足低级需求的流量模式了。“母性逻辑”只是在宠坏,只会宠坏我们这些渴望通过消费内容长大的人。如果你真的爱我们的观众,你应该给他们“父亲”式的温暖和营养的内容。
社会需要进步,不要再盯着交通了。
只有当我们回归增量内容本身时,才是内容企业家的最佳时机。
#专栏作家#
曾香玲微信公众号:科技对玲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TMT新媒体《铃声》创始人,《移动互联网+新常态下的商机》、《趋势革命:重新定义未来四大商机》的作者,《网红经济学》作者之一,《商业世界》等多家杂志撰稿。专注于SaaS、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O2O、新媒体运营。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