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快手

快手王小萌王-快手王小萌个人资料

时间:2024-06-24 16:10|来源:网络整理|作者:佚名|点击:

快手上王小萌何许人也_快手王小萌个人资料_快手王小萌王

3.8

春季农业

作者:老王(因排行老三,妻子昵称他为“王三老头”),男,王小猛之父,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于黑龙江省延寿县平安乡平安村,祖籍河北省卢龙县,现居住于哈尔滨。

农业

80年代以前,农村耕作没有机械化,主要靠牛马拉的钩犁,种子由农民自己保管。那时的玉米品种是白霜、小金黄色,耕作方式传统而原始。我们这边春季什么时候开始耕作,民间有自己的规律来把握时令:“清明忙种麦(清明种春麦),谷雨种田,立夏到谷实什么都种”。记得当时农村有句谚语:“山上瓜绿,地上瓜青,梨花开万亩丰收”。

后来,逐渐推行科学种田,引进玉米、大豆等中晚熟新品种,为了延长作物的生育期,提出了早播的思想,播种时间比以前大大提前,称为“抢腰”(最佳播种期),努力缩短播种期。

快手王小萌王_快手上王小萌何许人也_快手王小萌个人资料

高粱和小米

我记得当时种植高粱、小米都是用“袋中种子”的方法。就是用牛马把茬地犁出来(浅浅地涉水),然后人踩格子(人用脚,一脚一脚地踩平),再用自制的“阿袋”(比子弹袋稍大一点的袋子,里面装满高粱或小米的种子)把一个手臂粗的四方木盒连在袋底,在袋口塞上一把艾草,防止袋子里的种子全部流出来。 栽种高粱或小米的人,背上种子袋,边走边用木棍敲打另一手托着的木制方箱,使高粱或小米种子比较均匀地落入平整的地面龙沟里,再用牛马将土壤深耕,用牛马拉木辊镇压(栽种高粱或小米的人必须是有多年农耕经验的熟练农民)。

快手王小萌王_快手上王小萌何许人也_快手王小萌个人资料

我回乡种田时,水稻种植已淘汰缓播直播方式,改用水苗移栽。1981年以后开始推广旱地栽培、稀植技术,先是采用小温室,后逐渐推广大、中型温室,直至如今的工厂化盆栽育苗。

水育秧是选择水田、翻土、浸田、耙地平整,然后开始做苗床。一般苗床宽约1.5米,长20至30米。做苗床就是用铲子把水田的土整成床,同时给苗床施上所需的肥料和农药。苗床做好后,将预先浸湿的水稻种子撒在苗床上。水育秧是密植,每平方米要播种三四斤左右的稻种(整个床面密密麻麻地铺上一层稻种)。播种后,用平铲将稻种拍进苗床的土里。 然后插上弓条(过去是柳条,后来是竹条),盖上塑料布,用铲子把塑料布插进四周的泥土里,埋严实,保持地温。一般4月底开始育苗,一个月后,当秧苗长出四五片叶子时,进行水秧移栽。水中育成的稻苗,人工拔根、捆扎,然后运到田里栽植。水秧栽植时间晚,插秧数量多,产量低。

旱地栽培稀植苗。该项技术自1981年开始推广。具体做法是选择在自家院子里或水田附近的旱地里进行。事先到山上取腐殖土(山上草丛下的土壤松软肥沃),用筛子将土筛细(除去杂质和土块)备用。

育苗前,水稻种子要浸泡七天左右。浸泡时必须使用农药(杀菌剂)进行杀菌消毒,防止长出贼稻(一种与稻苗相似但不结穗的特殊植物)。提前三天将浸泡好的水稻种子取出,装进麻袋,放在炕上加温催芽。

做苗床需要把土地翻好,耙平,用绳子吊起来,一般宽1.5米,长20米或者30米。做完苗床后,先把基肥(发酵好的农家肥)和磷酸二铵施到苗床底部,再把配好的腐殖质土均匀的铺在苗床上,开始浇水,用喷壶把苗床浇透,浇完床后再用硫酸和水调节苗床土的酸碱度(记得当时是在7以内)。大部分农户估计自己能调节好酸碱度(因为我们不是盐碱地)。酸化完成后,就要播种了,一般每平米用一公斤左右种子,旱育稀植,主要靠稀植来增产。 播种后,用腐殖质土均匀覆盖种子,再喷洒除草剂农药密封。两边插上弓条,旱育苗床弓条间距要宽,每隔70厘米左右插一条弓条(柳条或竹条)。上覆塑料薄膜。将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埋紧。用细绳或塑料片挡住塑料薄膜,防止被风吹走。

一般水稻出苗7天左右,视情况10天左右开床浇水。半个月时可利用中午开床一侧通风育苗,以后可逐渐开床两侧,增加通风育苗,防止苗床温度过高导致幼苗长得过高,长得过快容易发生猝倒病、青枯病。当幼苗长到4.5片叶时,即可移栽。那时我们一般每年4月15日左右开始育苗,5月15日左右移栽,这比水中育苗早15天左右。 记得旱地育苗有四句俗话:“底肥施足才能壮苗,底水浇足才能壮苗,低温养苗才能壮苗,稀植养苗才能壮苗”。

我们大概在5月底开始水秧移栽,因为水秧时间比较晚,水稻品种都是早熟品种,所以要到6月中旬甚至6月底才开始移栽,那时候水稻产量比较低(亩产500-600斤)。采用旱秧稀植技术后,5月10号左右开始水秧移栽,5月底完成大面积移栽,6月份不建议移栽,比水秧早半个月,节省大量积温。水稻品种也进行了大面积更新,多采用中晚熟品种,产量高,米质好(大多亩产在1000斤以上)。

水田插秧前,要先翻土(最好在秋季翻土,秋季翻土的好处是土壤疏松、杀菌、无虫害)。插秧前要预先浸田(有自流灌和井灌之分,自流灌是指河水,井灌是打井灌溉,自流灌的好处是水温高,含有机物多,而井灌水温低,不利于水稻生长)。浸田后,要重新修整水田的垄(因土地面积大而不平,用来挡水的垄)以防漏水,我们叫“修平干垄”。 干垄采用传统拉大铲法(大铁铲,扁铁铲,长柄,铲板两边留有穿绳的空间,一人握住铲柄,两人在前面拉),再将水垄平整(用小铲封住裂缝、缝隙)。

水田浸透、垄修好后,就要耙地。过去用牛拉的耙子(即用木齿)耙地,后来用手扶拖拉机加水耙轮耙地。耙好后用耙子(一块木头)把地面铲得尽量平整,地面越平越好,有利于水田管理。耙平地面后,一两天就沉降下来,等到地面有水(即有泥露)时,就可以插秧了。人工插秧用插秧绳拉线,插秧的人不等,有的几个人,有的十几个人,有的二三十人。每人负责一段,距离一般为一坨(两臂向左右伸开的距离)。 人多时,两边分别安排人拉绳,全线所有人插完后,吹笛子拉绳,移线。人少时,不必单独安排人拉绳,只要互相看管,插完后移绳即可。行距、株距有大小要求,如3x8、4x9,(3x8表示株距3寸,行距8寸),实际插秧时要掌握。水育苗时株距、行距较密,旱育稀植后株距、行距较宽。水育苗插秧数多为七八株,旱育苗稀植。一般每珠有三两粒稻粒,主要靠分苗来提高产量。 种下三两粒稻子,就能分出二三十株秧,分出的稻穗也大。

那时插秧都是手工操作,进度很慢,一个人早起晚干也只能种几亩地,快的人最多也只能种一亩地。插秧的人整天都要弯着腰在泥地里踩(双脚踩进去拔出来,再踩进去拔出来),很累很不舒服,经常腰都直不起来。我记得我们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在垄边插秧时,我们不管垄上湿漉漉的,凹凸不平的,就趴在垄上挺直腰背,解了解闷,继续插秧。有的人吃止痛药坚持,遇到阴雨天寒冷天气就更疼了,有的人没有水袜,光着脚在泥地里走,寒冷的天气,冷水,手脚都麻木了。

手工插秧是农村最累的活儿,我插秧的时候右手腕上留了一个小肌肉包,累了手腕就出来了。以前插秧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你看现在农村多好啊,水田插秧全机械化了,一个人用插秧机一天就能插一两亩地,省时省力。

快手王小萌王_快手王小萌个人资料_快手上王小萌何许人也

玉米和大豆

玉米、大豆的原始种植方法叫“随犁点”,就是用牛马犁地。割茬(浅趟)也是由人踩在格子上,然后把玉米种子点在平整的地里,一般一条地里两三颗。大豆一般是四到六颗种子。当时农村有句种大豆的顺口溜:“四五六颗,放手七八九颗。”

这种原始的耕作方式产量低,粮食种子都是老品种,产量不高。玉米一亩地仅产300公斤左右,大豆产200公斤左右。难以达到国家提出的上纲、过黄河、过长江的标准(上纲是黄河以北地区亩产400公斤,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亩产600公斤,长江以南地区亩产800公斤)。后来,大约在1975年,农业学大寨运动进入高潮,科学种田逐渐推广。基本不再采用踩格、“跟着犁点”等原始的耕作方式。

我毕业回生产队种地的时候,大家种玉米大多采用挖坑法(an,读作三声,就是挖小坑种瓜豆)。具体是5个人一组,在已经打好的垄上(习惯用犁杆打垄叫打垄),第一个人用平镐挖坑,有时也提前用耙子划好距离(大多数时候不用耙子,挖坑的人自己控制距离)。单珠在1.6尺以内,双珠在1.8尺左右。 第二个人种化肥(基肥二铵一般是女工,比较容易),第三个人种农家肥(用土筐把肥料放进坑里),第四个人种种子(一般是女工,因为种种子比较容易),第五个人用脚撑住土,边踩边种(照顾老人,不用弯腰)。这也是挖坑种玉米的最后一步,种好后马上再次压上滚筒,完成工作(保持水分,防止土壤流失)。

记得我在生产队种玉米的时候,年轻力壮,主要干挖坑、施肥两道工序,每组从早到晚,种了四五亩地。一般春耕时节,我们生产队一天有五组到七八组工人种玉米,十到八天左右就能种好。

ps:越整理父亲的这些文字,越觉得他年轻的时候生活很艰苦。但艰苦的不只他一个人。当时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农村,除了牲畜帮忙,所有的农活都要靠人力。

小时候爷爷奶奶总是告诉我要把碗里的每一粒米都吃完,说每一粒米都是来之不易的。我这样做了三十多年,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每一粒米都是如此来之不易!甚至很痛,痛到必须吃止痛药才能缓解。

我们没有理由浪费食物!

现在心情有点沉重,今天是妇女节,祝各位姐妹节日快乐!

快手王小萌个人资料_快手王小萌王_快手上王小萌何许人也

王小萌

快手王小萌个人资料_快手上王小萌何许人也_快手王小萌王

位于天津的王小萌

80后女检察官

一位在理性与愤怒之间徘徊的两个孩子的母亲

发短信给年轻人

大孩子上二年级,男孩,健谈,爱读书、爱运动

小班两个小孩,性别女,小可爱,爱抓妈妈,爱炫耀

该账户专注于提供原创且实用的方法

脚踏实地的方法论包括但不限于:

探究职场妈妈如何照顾两个孩子的一生。

了解如何避免工作中的犯罪行为;

在对未成年人进行刑事追诉时,应当关注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防止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防止未成年人受到犯罪的侵害。

还有咆哮和随机评论

这些方法论是切实可行的。

不制造焦虑才是真理。

每周一更新

不信的话就关注我吧,关注了就置顶,防止迷路,求加个star,哈哈

编辑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