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作者 | 罗琳
主编 | 蟹老板
“你关注的快手短剧场已更新。”如果你是第一批通过快手关注微短剧领域的人,你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条这样的推送通知。
近两年,短剧成为三大短视频平台竞相投入的主要内容赛道。今年6月初,快手、抖音、腾讯微视几乎同时加大对短剧的投入。6月8日,快手在北京举办短剧媒体沙龙;同日,腾讯网络视频公布新一轮短剧榜单及分成规则;6月10日,抖音举办“短剧很虐心”2021短剧发布会。这也意味着,三大短视频巨头在短剧战场上的火力对抗再一次升级。
与长视频领域不同,微短剧市场有自己的内容逻辑。在这个新的内容赛道里,快手的先发优势、抖音的后发优势,以及在腾讯扶持下拥有众多IP资源的微视,都是微短剧赛道的有力竞争者。
百亿流量扶持、数千万元现金分成,三大平台对短剧的扶持持续升级,我们也预见到这个新领域蕴含的财富与机遇,以及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
微博、抖音、快手在微剧战场激战
短篇小说创作的春天来了?
随着微博、抖音、快手三大平台联手进军微短剧战场,微短剧创作者的争夺战开始升级。
无论是抖音6月升级的短剧新剧集计划、微视的火星计划2.0,还是快手2021年强化的星星计划,都可以看出三大平台希望尽可能地囊括各阶段短剧创作者及其作品。其中抖音、快手更注重对人才的扶持,微视则更倾向于与专业团队合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快手平台:
从2019年的“光合作用计划”到2020年的“星星计划”,再到2021年的强化版“星星计划”,快手对短剧的长期扶持,让平台创作者数量迅速增加。据7月发布的《快手文娱营销报告》显示,快手上粉丝超过100万的短剧作者已达近1400人,粉丝超过1000万的作者已超过30人,在快手上参与创作短剧的作者总数已超过6万人。
此外,根据秒针系统今年5月发布的快手短剧价值研究报告显示,快手上短剧创作者平均月增幅为2.2%,其中粉丝数超过500万的创作者平均月增幅为6.8%,这一数据在今年2月就达到了16.8%。
对于在微短剧赛道拥有先发优势的快手来说,如今中层创作者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扩大顶级创作者群体,增加优质微短剧数量,提升平台微短剧整体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于是去年9月,快手宣布未来一年将投入超100亿流量扶持优质短剧内容,并宣布引入超过200部优质短剧。
这一目标也体现在年初上线的星光加强版的具体扶持规则上:快手对三类短剧创作者给出了不同的待遇。比如最高类别S级达人定制,要求账号粉丝数在500万以上,每千个有效VV可获得20元福利;在分账基础上,若有效播放量达标,平台每月最高可获得20万元奖励;此外,优质作品将获得快手40%的补贴。
对于粉丝数在100万以下的账号,目前都在给予更多的流量扶持,不难看出快手对于头部创作者的扶持力度非常大。
相比之下,在微短剧行业起步较晚的抖音已向各级创作者伸出了橄榄枝。
根据抖音的激励计划,短剧分为“新剧计划”和“百万热播俱乐部”两大类,有流量激励的新剧计划几乎没有门槛,只要作品符合短剧定义,无论是MCN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
而且,与快手对微短剧新人(站内粉丝数低于100万)的纯流量扶持不同,抖音的“新剧计划”还涉及分成,只需满足一定要求——抖音账号粉丝数超过50万,单部作品站外播放量超过2000万。
相比快手,抖音给予新人的待遇无疑更为优厚。这也和抖音目前所处的阶段有关,作为微短剧赛道的后来者,较低的门槛让抖音更容易积累一批中级创作者,以最快的速度在规模上追赶快手。
金额保底、分成比例更高的“千万热播俱乐部”,面向的是创作经验更丰富、作品质量更好的短剧创作者,这一类别不仅要求创作者粉丝数在200万以上,还要求创作者有影视作品或短剧创作经验。
据数娱网了解,抖音“千万播放量俱乐部”与快手对头部创作者的激励政策不相上下,但抖音更看重作品能带来的流量,而非创作者账号拥有的粉丝数量。据悉,抖音规定,微短剧通过评审录取后,片方可获得30%的制作费作为保障。同时,对于超过规定单集有效播放量的剧集,每百万有效播放量将额外获得14%的分成,单部短剧最高可获得制作费的300%。
相比抖音、快手,微视在流量、网红等方面均有所落后。从宣布10亿投资、百亿流量的火星计划扶持方向来看,微视将重点放在与专业影视机构的合作上。
微视发布的短剧中,大部分为改编自腾讯动漫头部IP的自制PGC作品,如《王者荣耀》《冯宝宝与张楚岚》《聚鼎》等。目前,腾讯微视正在全网招募参与过头部影视项目的专业制作团队,为这些项目进行制作。例如,真人剧《聚鼎》的出品方就是此前制作过短剧《生活袭击我》的春风影业。
此外,腾讯微视还与南方娱乐合作短剧《月落的回声》,与融创文化合作短剧《超能力是一种病》。
对于S级项目,微视以联合出品、纯分成的模式介入,宣布为其提供上亿的长剧级曝光资源包,最高会员分成可达几千万。这种合作模式和长剧分成没太大区别。
从微视发布的片单及流量分布来看,腾讯显然更愿意将资源集中在S级PGC项目上。
不成功就会死,微短剧这个新赛道,或许会成为微视为数不多的东山再起的机会。
如何制作短剧:依靠自己制作或投稿
与文娱营销、直播等成熟赛道不同,作为新兴内容细分领域的微短剧赛道,是否能像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巨头一样,逐渐演变成一场长视频版权战,甚至影响整个平台的流量争夺战和排名,仍有待观察。
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个平台的定位、进展和优势也各有不同。
首先从初期规模来看,快手在全网的领先地位十分明显。截至2021年7月,快手小剧场已收录超3万部短剧,其中超过2500部播放量突破1亿。不过数娱也发现,快手小剧场中大量微短剧都是个人、MCN机构创作者出品的UGC作品。
据快手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个人创作者和机构创作者分别占快手总创作者的92.1%和7.9%,其中专业机构数量超1000家。
去年9月,快手宣布与米读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米读网络文学IP改编短剧,先后推出《河神的新娘》《权贵妃》《假妻》等多部短剧,播放量突破1亿。
此前,快手一位短剧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加大短剧的制作投入,投产制作是快手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过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至少在自制短剧方面,快手并未有明显扩张。除了去年与开心麻花合作出品的《今日菜单:好想在一起》和今年初的贺岁短剧《一起来剧》外,很难再找到其他由快手出品、通过官微推广的作品。
相对而言,抖音和腾讯微视在短剧自制上的发力更为明显。2021年年初,抖音大力上线首部自制短剧《追梦吧!菁菁》,由真乐道文化出品,上线后凭借剧情的趣味性、大量明星客串等优势,收获过亿有效播放量。
抖音随后推出了由李诞、秦牛正威主演的爆笑喜剧《我们为什么要过年》、搞笑校园剧《南翔技校》,以及爱情题材的《星星的移动时刻》和《别怕,恋爱吧!》。后两部的制作团队分别是老牌影视制作公司唐人和华谊。
背靠腾讯视频的微视,2021年上半年已上线了20余部自制作品,从作品出品方名单可以发现,除微视外,大多为腾讯视频、腾讯动漫、阅文集团、QQ阅读、腾讯影业等腾讯相关兄弟公司。
相较于快手、抖音,微视在短剧IP层面有着明显优势。背靠整个腾讯体系的资源,微视的自制作品很多都改编自腾讯动漫、阅文、腾讯游戏的IP。
比如6月榜单中的《冯宝宝和张楚岚》《卡牌游戏》均为腾讯动漫的头部作品;而上半年上线且播放量过亿的《通灵女王2》《如梦》均出自腾讯动漫;真人版《从一座山开始》,漫画改编自阅文小说《我有一个村庄》;其他的还包括根据游戏改编的真人短剧《和平精英》。
从IP储备来看,快手是三家公司中最薄弱的,目前其合作的IP版权大多来自橙光游戏、米读等合作伙伴,抖音的IP储备也并不理想,虽然字节跳动旗下有番茄小说,但相比起点中文网等老牌网络文学网站,番茄小说的免费网络文章多为重复、雷同,被短期题材消费后,很难形成真正的IP。
对于既没有流量优势,又没有创作者资源的微视来说,IP化或许是有效突围的唯一途径。
有资格撮合这些优质IP的自然不是普通的个人创作者或者一般的MCN机构。微视在全网制作团队招募要求中明确提出,制作团队需提供至少3个与头部媒体、制片方、影视公司合作的案例,且须为上述项目的直接出品方和所有者。
背靠腾讯动漫、阅文集团、腾讯视频,微视在微短剧赛道高调布局“大IP+PGC”策略,能否战胜快手、抖音“自制+投稿”模式?摆脱了长视频高额版权费的束缚,优质自制微短剧是流量的福音,还是成本的噩梦?答案将一点一点揭晓。
华谊、唐人不如个别UGC作品
专业影视机构未必能轻松赢得微短剧之争
与长视频的内容逻辑完全不同,微短剧由于篇幅有限,需要创作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迅速达到高潮或完成反转、惊喜,因此早期的微短剧多为搞笑、搞笑类。
据观察统计,都市言情、甜宠剧是快手上最受欢迎的短剧类型,快手小剧场还专门为此开辟了甜蜜专栏;而目前抖音上,诸如《做梦吧!菁菁》《别怕,恋爱吧!》等也都是搞笑、爱情类的剧。
接下来,女性向的爱情题材仍将是三大短视频平台的主打。
目前,三家平台均提供免费的IP授权服务,抖音和字节跳动旗下番茄小说此次新连载计划发布的40部无版权小说均为女性向言情小说,快手提供的无版权作品则来自橙光游戏,腾讯微视今年上半年出品的作品也大多为女性向言情作品。
(左图为快手星光计划,右图为抖音新人计划)
不过数娱也发现,随着微短剧竞争日趋激烈,各平台也在立足自身优势,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细分市场。比如微视6月发布的片单中,女性向作品仍是其重点关注的一部分,但也有更多激情、喜剧、悬疑等男性向作品。
快手旗下专注于怪兽、动作、武侠的男性向“燃爆剧场”也于今年7月起面向全网招募创作者和作品。该剧场分为专业赛道和创作者赛道两个类别。专业赛道会有评审团进行初选邀请,然后快手会根据评选结果对优秀作品进行追加投资。
快手主打男性向作品,部分原因在于快手短剧的男性观众占比。据7月发布的《快手娱乐营销报告》显示,快手短剧男性观众占比超过女性观众54.1%。
在抖音上,爆笑喜剧《为什么要过年》播放量已达2.1亿,校园喜剧《南翔技校》播放量超8400万。相较之下,抖音今年上半年的另外两部都市爱情剧《别怕,恋爱吧!》和《流星的瞬间》则不尽人意,两部主打片有效播放量分别只有4300万、2800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剧的出品方分别是华谊兄弟创星娱乐和唐人影视,两家专业影视机构制作短剧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抖音此前已与华谊兄弟创星娱乐、真乐道、唐人等业内老牌影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旨在打造优质短剧。然而,上述两部作品的表现不禁让人怀疑,擅长长剧的传统影视公司真的适合微短剧领域吗?
长剧与微短剧的创作方式其实有明显区别:微短剧和短视频一样,受篇幅限制,对节奏、反转的要求非常高,而长剧和电影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篇幅来铺垫剧情、塑造人物。
平台定制剧与自制剧割裂的一个问题是,定制作品更多的是制作方的工作,他们更有可能按照平台的要求来制作作品,因此这类作品的出发点与平台达人的自制作品有着显著的不同。
此外,在演员的选择上,长视频和短视频演员的腔调有明显区别,不少影视演员在短视频平台的人气甚至还不如不少从短视频平台起家的博主,其出演的作品带来的流量和号召力也十分有限。
对于喜欢短剧的用户来说,长相比较傻气一些的艺人或许更符合网络审美。
比如被誉为2020年最强女婿、在《歪嘴龙王》系列中饰演男主的关云鹏,此前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凭借微短剧中标志性的歪嘴沙雕形象,成为近一年来最具标杆性的微短剧头部艺人,让不少网友惊呼太神奇、太震撼了。
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赛道,短剧或许也匹配了一套与长视频领域截然不同的游戏规则,谁能最快摸清这个赛道的方法论,谁就掌握了打开短剧市场的财富密码。
商业回报仍处于早期阶段
微短剧最大的价值还是吸引流量吗?
快手官方数据显示,每天有超过2亿人在快手上观看短剧内容,每日总观看时长超过3500万小时。
轻松、碎片化的特点是短视频成为人们主要娱乐方式的主要原因,同样的原因也适用于微短剧。
相较于更加严肃、体量更大的长剧、电影,短剧更加纯粹的娱乐化,氛围轻松,容易被接受。此外,在短视频娱乐内容逐渐饱和的当下,有剧情的短视频,像各大平台都在关注的常识领域,是当下短视频内容发展的一个分支尝试。
微短剧的前身,包括不少快手、抖音短剧场采集的微短剧,其实都是有剧情的短视频。这些有剧情的短视频大多由简单热血的剧情、粗糙的UGC制作、浮夸的表演构成。对于创作者来说,成本较低,难度也相对较小。
由于大多为用户原创、在短视频平台传播,观众对其的要求自然比长视频低很多,只要内容有趣,就能吸引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得到广泛传播。
低成本、快速引流的特点也让剧情类短视频迅速受到大量创作者的追捧,而短视频平台最初看重的就是这类作品和博主给平台带来的流量。
微短剧创作短视频平台的起点、规模和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商业模式。
对于个人创作者或是MCN机构来说,微短剧和其他短视频内容的商业模式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以养号、引流涨粉为目的,进而培养达人成为KOL,最后走向广告接单或直播电商。
以快手上半年的微短剧《这个男主有点冷》为例,该剧更新后有效播放量达9.4亿,女主@一只璐大朋友账号收获超500万粉丝,成功跻身头部网红行列。
虽然短剧付费观看尚未形成规模,但各平台其实都在探索付费点播、分成。
三大平台对短剧分成规则的最新调整也表明平台对分成的看好。按照微视、快手的分成规则,头部作品分成可达千万级别,对于投资成本较低的短剧来说非常划算。
可以发现,抖音、快手、微视上目前大量PGC作品要求横屏,单集时长不足十分钟。相比于每集2分钟的竖屏内容,优质PGC内容能否引导观众付费仍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无论是内容探索,还是商业模式,短剧目前都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对于三家短视频平台来说,初期的策略或许不一定追求短期收益,而会更注重流量、创作者规模、作品数量的打造。
商业回报和投资回报率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