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快手

快手gif图片-快手图片背景图

时间:2024-06-25 04:08|来源:网络整理|作者:佚名|点击:

2017年3月底,快手宣布获得3.5亿美元新融资,领投方为腾讯。外界报道的快手投资者名单中,几乎清一色是顶级风投公司:晨兴资本、DCM、红杉资本、顺为资本、百度、DST和华人文化。

快手CEO宿华希望把快手打造成一个记录、分享的平台,让今天的人们通过快手“了解中国”,让一千多年后的人们也能看到今天的时代影像。宿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几百年后,快手就是一个记录的博物馆。

不过,快手副总裁曾光明在一次演讲中,曾经被一个年轻人问到:我为什么觉得快手不好玩?我为什么觉得快手很low(低俗)?

曾光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你不懂快手,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中国社会。”

加入快手之前,曾光明是网易副总编辑,今年45岁。在快手平台上,他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并不多见。快手用户中,90后、00后占比87%,00后占比46%。快手的主要用户群体是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在职青年。

曾光明认为,目前大部分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瞄准的都是20%的精英阶层,至于剩下的80%人群,由于购买力不足,除了QQ、微信之外,很少有企业有动力去服务这个群体。

重重质疑,无法阻挡快手成为当下最火爆的手机APP之一。宿华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快手注册用户数已达4亿多,其中近半数发布过视频,月活跃用户数约1.5亿,日活跃用户数约6000万,每天在快手上产生约600万条内容(图片或短视频)。

做了二十多年媒体人的曾光明,2017年初加入快手,宿华给他打电话,邀请他加入。宿华鼓励曾光明,说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记录、传播更加高效。两人在电话里聊了五分钟,曾光明就决定加入,成为快手的合伙人。

在很多社交、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大量明星、意见领袖和美女帅哥掌握着话语权和注意力资源。但在快手上,一群草根平民脱颖而出。他们是补胎女工、吊车司机、开挖掘机的农村青年。一位00后的年轻打工妹用快手直播自己的职场生活日常,吸纳了15万粉丝,很多人在直播间排队留言:嫁给我吧。

一大批普通人借助快手实现了社会流动,比如快手第一红人MC天佑,以前是玩游戏的学霸、社会小伙子,现在在快手上拥有2000多万粉丝。

他在快手上有一首著名的说唱歌曲《女士们听好了》,歌词感动了许多快手用户:“这个社会很多女人都要求车子、房子,我很好奇,你们看重什么?你怎么有勇气提出这样的要求?你受过教育吗?你漂亮吗?那天佑在这里问,有多少女人会做饭?……这段录音,献给那些为了钱背叛男人的女人们,希望你们能珍惜所谓的真爱。”

快手的出现,让普通人有了展示自我、参与社会表达的机会。曾光明认为,快手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有“向上潜力”的人。

但最终能打破“鄙视链”、实现阶层跨越的人,终究只有少数。在快手上,想要脱颖而出,就得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你的内容。而决定这一切的,是一个冰冷的“算法机器人”——快手的人工智能技术。

事实上,快手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简单地鼓励出类拔萃或好奇,一个努力表达自己的用户,可能还不如一只在快手上爆红的小狗受到那么多关注。

快手图片背景图_快手图片怎么保存无水印_快手gif图片

▲2016年9月28日,福建省泉州市黄山镇,石申伟在佛寺施工现场用脚手架锻炼身体。工作之余的健身爱好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成为了快手上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搬砖小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重温UGC之路

宿华1982年出生于湖南,毕业于清华大学,加入快手前曾在谷歌、百度担任技术员,后又开创了一系列创业。

“名人可以出书,很多人会采访他们。从历史上看,唱片一直是少数人的特权。我们希望让唱片更容易被人接受。”宿华说。

但很长时间,没有一位投资人敢为苏华的梦想买单。

快手成立于2011年3月。当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小米开始做手机,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开始爆发。快手最开始叫“GIF快手”,是程一笑和几位80后程序员创办的动图软件。程一笑此前就职于人人网开发部。

2012年4月,GIF快手获得晨兴创投30万美元投资,但公司发展并不顺利。晨兴创投合伙人刘钦向媒体回忆,当时投资人和团队都意识到技术是快手的短板,于是投资人开始为程一笑寻找合作伙伴。当时宿华也在创业,在双方投资人的帮助下,两家公司合并,宿华成为新公司的CEO。

合并后的新公司从单纯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2013年,快手从短视频社区转型为短视频社交网络。

正是在那个时候,顺为资本合伙人程天接触到了快手。程天和宿华同龄,早年在新加坡淡马锡工作时就投资过土豆网,对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十分熟悉。

早在十年前,中国就有了第一批UGC玩家,土豆、酷6网是典型代表。快手的Slogan是“记录与分享”,土豆十年前就提出了类似的Slogan——“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现在快手上各种搞笑视频都有,比如裤裆里放鞭炮,早年六间房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内容,不过那时候视频内容不清晰,视频长度比较长,快手采用的是短视频模式,一般几秒、几十秒。

十年前,主流的UGC玩家大多获得了投资。程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国内的UGC创业公司基本都是在模仿美国公司YouTube。美国有DV文化,所以YouTube很火爆。但中国没有这种文化基因,UGC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后来,UGC玩家集体转向长视频领域,走上了购买影视剧版权、自制剧的道路。土豆后来和优酷合并了,少数玩家活了下来,大部分公司消失了。

但程天认为,快手比“先行者”幸运得多。一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二是上网资费大幅降低,带宽速度大幅提升。接触快手后,程天觉得快手和YouTube很像,于是就想投资快手。但因为种种原因,直到2015年1月他才正式投资。

2013年、2014年,看好快手的风投机构并不多,敢押注快手的机构就更少了。

犹豫不决的投资者

DCM中国区管理合伙人林新和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2014年初DCM投资快手时,快手刚刚转型为日活跃用户只有几十万的短视频社区,用户主要以13-15岁的“小孩”为主。不少投资公司觉得快手的用户年龄太小,没有商业模式,即使快手在这个年龄段排名第一也没有多大意义。而且,与快手类似的美国产品“Vine”发展得并不好。

DCM是继晨兴资本之后第二家投资快手的风投公司,也是快手转型短视频公司后的首家投资者,目前是继晨兴资本和腾讯之后快手第二大机构股东。DCM的主要投资案例包括前程无忧、58同城、51Talk、唯品会等,其投资风格以少而精著称于业界。

当时,大部分投资机构都在押注版权和长视频项目,希望找到中国的Netflix(一家美国在线影视租赁公司)。但林新和还是决定找宿华谈。

宿华告诉他,13-15岁的孩子,基本上15-17岁就开始用QQ,18岁以后才用微信。做社区、做社交网络,必须在用户小的时候就抓住他们,否则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有机会了。

“我当时不太了解快手,但听懂了宿华说的话,我知道一旦网络效应起作用,就很难再进入市场,所以就下定决心投资。”林新和坦言,快手的发展速度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专注于早期项目的红杉资本也投资了快手。1985年出生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曹曦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自己刚接触快手时很激动。作为腾讯的产品经理,他第一次在QQ空间以外的产品中看到如此广泛的用户群体,一起积极贡献内容。

“很多人说快手的内容量低,其实没有很深入的理解。我非常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很少有产品能触达这么广泛的用户。什么叫不低?”曹曦说,现在自己并不是快手的典型用户,但如果回到中学、大学时代,他很有可能成为快手的重度用户。因为快手满足了年轻人的三大重要需求:发现有趣的内容、发现漂亮的女孩、展示自我。

认识快手后不久,曹曦就约见了宿华,并到快手做了尽职调查。他发现,快手和其他短视频公司有很大不同——快手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不设置话题,不培养网红,内容的选择权交给用户。

在一些中心化的社区,大多数用户都在观看大V的分享,更多的是带着崇拜、围观的心态。但在快手上,每个人都能看到和自己“阶层”相近的人,用户的表达欲望、上传内容的热情和动力都会被激发起来,能够以更轻松的心态去创作内容。

快手上有一位尿毒症患者,每天笑眯眯地直播自己治疗的过程。患者家住偏远地区,缺医少药,通过直播能赚到一些医药费。但他的一位粉丝说,能感觉到他直播并不是专门为了赚钱,因为他很少索要礼物。

“我猜他在快手上得到了平时得不到的鼓励。最重要的是,这种鼓励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该用户说。

如果这名尿毒症患者在其他平台,很可能会被平台扶持成为当红主播。但快手的原则是不干涉。曾光明说,他每天都会默默关注这名用户。

在曹曦看来,一些互联网公司以短期流量和KPI考核为导向,引入明星、大V在短期内能增加流量,但长期来看未必有价值。“宿华说,快手要做好白米饭,做好白米饭比做一桌菜还要难。”曹曦认为,这种做减法的思维,是快手取胜的重要原因。

曹曦很快与快手签下了投资协议。但团队有些犹豫,担心用户群体太年轻,难以商业化。这也是当时大部分持币观望快手的风投公司的普遍心态。

这种担心很正常,毕竟PC时代的互联网门槛很高,导致互联网用户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用户的商业化潜力已经被验证,而其他地区用户的商业化潜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

“北上广深不是中国的全部,PC时代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其实并不代表中国的全貌,这给快手这样的现在的公司创造了很多商业机会,长期来看,互联网用户的分布一定要和中国的人口分布一致。”最终,曹曦说服了团队,红杉中国投资了快手,并在快手后续的几轮融资中持续跟进。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商业化问题,宿华表示,目前公司尚未盈利,但快手已经验证了广告、游戏联营、会员增值服务、虚拟道具等成熟的商业模式。比如快手正在做一些信息流广告测试,一些车厂、游戏公司、教育机构也开始在快手投放广告。

肥鱿鱼

4月10日晚9点半,1989年出生的美团外卖小哥胖鱿鱼(网名)返回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一处拆迁平房区的出租屋。

每天晚上九点下班后,胖鱿鱼都会在床边支起一个简易的手机脚架,把手机放上去,打开快手APP,录一首自己演唱的歌曲,发到快手上。4月10日晚,他演唱了《一剪梅》。半个月过去了,播放量依然只有120多。

MC天佑,一个东北老乡,比肥鱿鱼小两岁,是肥鱿鱼眼中的“神”。但肥鱿鱼并不想成为下一个天佑。他的目标很简单:通过快手交几个朋友,最好有人看得起他,给他一个好工作。

胖鱿鱼是吉林省吉林市人,16岁随父母来北京打工,做过大理石、钢结构、吊车、路边烧烤等生意,去年加入美团送餐,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元。

但胖鱿鱼不想再这样了,他觉得城里人吃的蔬菜很多都喷了农药,他要把自己东北家乡的无公害蔬菜卖给城里人。

“我还是想自己做点什么,但我们认识的人不多,社会关系也不多。”胖鱿鱼说,在工厂工作久了,思维很局限,与社会有些脱节,经常吃亏。前几天,一个网友主动提出卖给他一台闲置的电脑,胖鱿鱼付了900元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

“在快手上认识的人比较真实。”胖鱿鱼的室友也是东北人,前几年在各个直播平台混迹,甚至还娶了个女主播。如今和胖鱿鱼一样,他快30岁了,也想“收拾好心态”,好好规划自己。于是就跟着胖鱿鱼“混迹快手”,每天发各种短视频秀自己,希望交到一些“真朋友”。

他们梦想的是拥有快手的直播权,这样就可以直播,可以拿奖励,最重要的是希望有人注意到他们,给他们介绍工作。

在快手之前,胖鱿鱼在YY上做过直播,主要卖点就是胖子吃东西,比如一口气吃掉一大锅面,吃得越多,粉丝涨得越快,最高峰时有上千名粉丝。但这招在快手上没用,截至4月底,胖鱿鱼发了70多条短视频,但只涨了20多个粉丝。

相反,胖鱿鱼的一些无意之举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大量读者。

有一次送外卖时,他看到路边有一辆车,上面用红漆喷了三个字:“小三车”。他拍下这一幕,在快手上发了一段短视频,开玩笑地说:“街头涂鸦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签名,作者被埋没了。”这段视频很快被北京多家当地媒体报道。

“崛起的力量”

曾光明称,在快手上,有上升潜力的人和内容最容易被快手的“机器”选中。他举了快手商务发展部一位女同事的例子。

这位女同事之前是一家时尚网站的主编,第一次用快手发了个高档酒吧的短视频,播放量只有200多;第二次发了个雪天路上有人骑自行车的视频,播放量更少;第三次发了个自己的短视频,视频封面是一张甜美侧脸照,这个短视频很快就突破了2000播放量。

“机器不知道美丑,但知道角度,所以这里面有猫腻。”曾光明说,这位女同事的自拍视频之所以能被更多人看到,是因为自拍的角度让她看起来更美。快手的算法机器,也就是快手的人工智能技术,发现了这位女同事在录制和传播上的“向上力量”,于是这些内容就被机器传递给了更多的用户。

曾光明也举了自己的例子,有一次,他认识了鹿晗,于是在快手上发布了一条鹿晗的短视频,这条视频的阅读量非常大,曾光明甚至因为这条视频被机器授予了“直播权限”。

“我能拍到鹿晗,机器就认为我是一个有崛起能力的人。”曾光明说。

有上升潜力的人,不一定都是白领精英,一个搬砖的工人,也可能有更大的上升潜力。

“搬砖小伟”是一名建筑工人,但他在快手上拥有超过150万粉丝,因为他能像专业体操运动员一样在脚手架上、甚至用铲子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他在快手上的签名是:希望未来有一天,能用微笑谈论当下困境的痛苦与煎熬。

和肥鱿鱼一样,小伟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2011年,小伟和初恋女友分手。用他的话来说,“她陷入了享乐的世界,我陷入了红尘。”

分手后,小伟沉迷于网络游戏。2015年,他来到东北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花式健身,并很快爱上了这项运动。于是他开始每天练习。他最擅长的动作是倒立俯卧撑和脚手架上的腹部旋转。2015年4月,一位同事拍下了小伟健身的视频,并发布在快手上。视频被100万人观看,小伟也因此成为了快手红人。

之后,每当领班不在的时候,小伟就会打开快手自拍、锻炼。他所用的文字主要来自《平凡的世界》,经常会发一些励志语录。比如“我们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视自己的出身,因为它带给我们的好处,会让我们受益一生。”有时候,他会在视频封面上加上一张李小龙的照片,经常配图说:领班不在的时候真好。有时候,他还会把领班也放进视频里,夸他是个帅哥。

成名后,小伟继续在工地干活,有时还会晒一些自己搬砖的视频,然后配文:“年轻时不努力,老了就只能搬砖了。”后来,小伟开始在工地之外秀自己,比如在火车站候车厅倒立做俯卧撑。

在发了十几个视频后,一家娱乐公司找到小伟,邀请他做一档节目。小伟还拍了自己第一次飞行的视频,感慨道:“看到飞机的时候很兴奋,小时候经常在天上追飞机。”

最近,小伟为了练习高难度动作,腿被摔断了。他在快手上发布了手术视频,配乐是《士兵突击》。他最新的视频是他在医院治疗腿的视频,配乐是《无间道》,配文是:“我曾经是王者,想哭却无泪,我不愿放弃。”

去中心化

小伟成名后,很多人开始模仿他。在快手上搜索“手砖小伟”,会出现很多同名用户。名字中含有“手砖”、“小伟”等关键词的用户有几百个,有的甚至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粉丝。

不少小微的忠实粉丝站出来为小微发声。但快手平台坚持“去中心化”的定位,与微博不同,快手没有大V认证标签,也不鼓励用户关注意见领袖和明星,甚至刻意淡化搜索功能——App首页上没有搜索按钮,而是藏在后台。

此外,快手弱化了私信功能,并刻意把私信界面做得非常简约。快手并不鼓励用户建立聊天和社交关系,而是鼓励用户记录、表达和分享自己。

快手严控直播权,目前仅有10%的用户拥有直播权,这些人主要是在“机器”面前证明了自己崛起实力的人。拥有直播权的用户无需与快手签约,快手主播想去其他平台直播,可以来去自由。MC天佑离开快手,转投其他平台。为了不让快手成为炫富平台,快手上直播的虚拟礼物最贵也不足40元。快手将直播收入与用户五五分成,快手代缴用户个人所得税。

快手还严禁公司运营接触用户,以防止利益输送,避免人力影响注意力的分配。

虽然不打扰用户,但快手非常重视内容监管,快手有近千人的外部内容审核团队,审查每一条内容是否合规。

快手把定义权交给用户之后,不同用户就有了不同的玩法。

有的把快手当成一个记录平台,比如一个年轻的妈妈得了癌症,孩子的叔叔就每天在快手上发妈妈的视频,为的是让孩子以后有个地方能看到妈妈的影像。

有些人利用它作为展示自己的平台。例如,苏华关注了一位少林僧人,并每天发布自己打拳的视频。苏华说,看着他让他想逃离这个世界。

还有一位78岁的老人,每天直播弹钢琴,很多年轻用户不断给他送礼物,教他如何提取20多万元的打赏收入。

有一对夫妻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直播孩子的成长经历,最近孩子已经开始接广告了。

在快手上,多数用户还是喜欢看“接地气”的内容,高高在上的内容并不是快手的“底色”。

“快手之所以这么火爆,就是因为它抓住了草根用户群体,并且用最正确的方式迎合了他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创投圈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快手gif图片_快手图片背景图_快手图片怎么保存无水印

编辑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