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快手

快手小罗恶搞id-小罗恶搞怎么没了

时间:2024-06-26 11:07|来源:网络整理|作者:佚名|点击:

在微博、哔哩哔哩输入“vlog”二字,你就能深刻体会到“万物皆可拍”的威力。学习、旅游、做饭、吃饭、睡觉、化妆、整容、约会、结婚、生子……只要你有兴趣,几乎每个日常生活阶段,你都能在vlog里找到样本。

大多数视频开头,这些 vlogger 都会笑眯眯地对着镜头说:“大家好,今天是星期天 x,我要去 xx 了……”也许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和你的一天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总有一些东西能吸引你,可能是 vlogger 的长相和声音,可能是有趣的内容或者只是一段 bgm(背景音乐)。人们满足了好奇心,找到了灵感或享受了一种治愈的生活感。不知不觉,10 多分钟就过去了。

2018年,赴美伯克利音乐学院留学、暂时离开娱乐圈的欧阳娜娜开始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vlog,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vlog拍摄热潮。似乎一夜之间,各类明星、博主、普通人都开始拍摄vlog。Vlog,即视频博客或视频博客,简单来说就是视频日记。2010年,vlog教父凯西·奈斯塔特开始在YouTube上传vlog,坚持更新600多天,让这种对着镜头说话记录生活的方式在YouTube上流行起来。

在中国,早在 2017 年就涌现出了一批像柱子、静月、飞猪这样的专业 Vlogger。普通人也曾幻想 Vlogger 可以通过拍摄自己吃饭玩乐的画面来谋生。但相比于抖音、快手这种随性拍摄的短视频,创作更具艺术气息或有趣灵魂的 Vlog 门槛非常高,这意味着它只会处于一个相对小众的圈子里,只有极少数的 Vlogger 会成为实现商业化的幸运儿。

这种没有华丽的画面、没有吸引眼球的剧情,用平静的内容呈现的视频,让一部分有表达欲望的95后找到了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方式,也让其他不想出门、不想社交的年轻人了解别人的生活。双方都能通过分享,获得更为广阔的阅历,让自己变得更有趣。

01

“我踩对了位置,然后翻身了。”

2018年第一次听说vlog的时候,兰兰不知道这四个字母怎么拼,也不知道应该读成“微聊个”、“屋聊个”还是“微漏个”。在和朋友确认了这个词之后,他上网查了一下,发现vlog就是告诉镜头你今天做了什么。虽然看上去有点傻,但感觉挺简单的。

直到拍第一篇vlog的时候,蓝蓝才想试试绕故宫走一圈要花多长时间。从下午三点到七点,他一手拿着沉重的相机,边走边说,大脑全程高速运转,表情要保持自然,如果忘词了就得重来。这时他才发现,拍好一篇vlog并不容易。这篇vlog也是他进入现在就职的MCN的敲门砖。

兰兰是一名拥有 236 万粉丝的生活方式博主。他身高 1.8 米,微胖,戴着眼镜,在镜头前非常友好。他选择成为一名视频博主,完全是因为强烈的生存欲望。是的,字面意思是“生存”。

小罗恶搞网红_快手小罗恶搞id_小罗恶搞怎么没了

图片来自@岚岚大冒险vlog

兰兰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到北京读大学读法律,没拿到毕业证,毕业后在家呆了两三年,吃吃喝喝。这种日日花钱的生活,在2016年家里的生意失败后彻底结束了。家里欠了一大笔外债,最穷的时候身上只有几十块钱。

人生跌入谷底时,蓝兰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只会用电脑听音乐、看电视剧。为了不饿死,蓝兰想了各种办法:他想在北京找一份正经工作,学历太不现实,长得胖胖的,连公司都不要。最后,他跟朋友聊了聊,得知有个行业据说能快速赚钱,叫视频自媒体。

“我当时的目标不是活着,而是活下去。”兰兰向女友借钱买设备,在家呆了两个星期,强迫自己每天看网上的教程,学会剪辑、拍摄视频、操作苹果系统,开始和朋友一起拍搞笑视频。当时,来自东北的小罗和来自北京的叉叉兄弟凭借自己的街头搞笑节目在网络上爆红。

顺应恶作剧风潮,兰兰和朋友们起初也走喜剧路线,节目名为《兰兰历险记》。他负责上镜,在一段两分钟的视频中,他坐在街上一个正在打电话的陌生女孩旁边,假装打电话,女孩说什么他就接什么,仿佛两人在打电话一样。走开后,女孩告诉电话那头的人,她刚刚遇到了一个笨蛋。

当时,蓝蓝听说有些搞笑视频团队一个月能赚上百万,他很羡慕,觉得这是自己前进的动力。他每天下班后都会看他们的视频,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功。他本来是个认真的人,拍搞笑视频就是为了钱,但因为不懂运营,拍了几十个视频也没赚到钱,只能靠向朋友借钱、网贷维持生计,翻了40多万,甚至被银行找上门来讨债。

那段时间,他每天早上都要先安慰家人,擦干眼泪,然后扛着设备出去拍搞笑视频,努力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仔细看那些视频,他的脸上隐藏着悲伤。当他在采访中再次提到过去的日子时,当时内心的痛苦从蓝蓝说话时严肃的脸上浮现出来。

是时候寻找下一步的出路了。蓝蓝选择做一档单身男女相亲节目,情感听起来很能引起共鸣。拍了两三个月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虽然视频播放量增加了,微博上也有了好几万粉丝,但这样的定位吸引不到广告。

是时候寻找新的出路了。兰兰让女友约见博主@比格研究所,征求他的意见。比格建议他尝试一下在国外很流行的vlog,可能很快在中国也会流行起来。vlog就像是一个人的纪录片,但兰兰的vlog很少涉及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分享去铁壁阿童木博物馆、体验美食餐厅的经历。

小罗恶搞怎么没了_小罗恶搞网红_快手小罗恶搞id

图片来自《兰兰的冒险》微博

与此同时,他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独自工作,必须与一家 MCN 签约。签约后,蓝蓝第一个月拿到了 6000 元的工资,但他几乎都用来还债了。“当时特别感激、特别开心,觉得这太了不起了,我最早的梦想就是靠这个行业赚 2000 元。”没钱吃饭的时候,他就靠同事从食堂给他送饭。他记得很清楚:一碗辣椒肉丝面 14 元,配上烧饼和鸡蛋。

拍了半年vlog后,一个他称之为不可思议的机会降临到了他头上。一天,蓝蓝打开微博私信,发现华为找他拍广告,他到现在都还觉得奇怪,他们是怎么找到他的。当时快过春节了,扣完税,蓝蓝拿到了一万多元的工资,这是他自己接的广告,给家人买了面条和肉,好不容易过了一个好年。

第一个广告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条成功之路,机遇像滚雪球一样滚来。枪林弹雨的生活激发了蓝蓝的求生欲望,他不允许自己走错一步。每次接到视频广告,他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会提前去拍摄地勘察最佳位置和角度。有时拍摄前一天晚上,他就会心急如焚,想象各种突发情况,比如现场突然停电怎么办,现场太吵收不到广播怎么办,如何让内容更有趣,第二天早上他就会在这样的焦虑中入睡。蓝蓝很自豪,他交出的视频作品几乎不需要修改,一次就能通过客户审核。

今年是兰兰最开心的一年,他还清了债务,有了一些积蓄,月收入也达到了六位数,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我很感谢这个时代,我迈出了正确的一步,我翻身了。”兰兰说。

02

校园情侣的坚持

与兰兰被生活逼着做vlogger不同,Roy和Sue是因为爱情才做vlogger的。他们是一对神仙眷侣般的旅行vlogger。两人都是大连人,高中时因歌唱比赛相识,同在北京上大学,相恋8年。2016年,两人辞去工作,结伴旅行,一路上唱歌、拍视频。2018年,他们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环球旅行,在每个国家生活一个月,每到一站,都会用图文并茂、数篇10分钟的vlog,分享不同的当地生活体验。

快手小罗恶搞id_小罗恶搞怎么没了_小罗恶搞网红

图片来自@Roy黄元甫的微博

但只要点开他们最新的vlog,这份本能的羡慕就会立刻被戳破。9月底,Roy和Sue经过36个小时的转机,在一片混乱中抵达南美。在跨时差工作、每日拍摄剪辑的多重夹击下,Sue一个星期都没睡好觉。

“心里有些不舒服。”早上打开镜头后,苏一脸疲惫地说道。最终,还是罗伊接下了出镜的任务。

通常,Roy负责拍摄和后期制作,Sue负责出镜和策划。就像任何旅行者一样,在旅途中可能会遇到恶劣的天气、颠簸的道路、被骗、身体不适,除了美妙的体验,这些尴尬但真实的瞬间也被记录在了他们的vlog里。

Vlogger 和所有其他职业一样,要承受生活中的焦虑和压力。比如文案写不完、好看的镜头没拍好、视频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合作伙伴有些苛刻的要求。也许在镜头前他们是光鲜亮丽的人生赢家,但在镜头外,他们却是蓬头垢面、加班剪辑视频。

在 Vlog 这个词出现之前,Roy 从事的是网络营销创意,Sue 是互联网产品经理。两人都在不错的公司工作,走上了所谓的职业轨道。两人从大学开始就喜欢旅游和唱歌。毕业旅行时,他们徒步斯里兰卡,翻唱了《张三的歌》,拍摄了第一支旅行 MV。工作之后,他们利用假期继续拍摄 MV。

2016年papi酱的火爆,让Roy和Sue看到了把拍短视频当成职业的可能性。一天晚上吃饭时,两人聊天时冒出了辞职的想法。Roy说,之所以迈出这一步,是因为“绝对没有理由不这么做”。

两人带着打工两年的积蓄,开始旅行和创作。但即使是在附近的东南亚国家,他们也尽量节省,半年内就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如果钱花光了找不到活路,就回去打工。但那时,Roy和Sue的创作开始有了起色。两个年轻人赌一把,从好朋友那里借了点钱,继续在微博上直播旅行和制作音乐视频。

为了寻找可能的变现途径,Roy和Sue也带着自己的视频和方案走访了各大主流视频网站,但谈了之后却无果。当时的旅游博主已经从博客时代发展起来,大多还是以分享图片和文字为主,直到Papi酱的出现,视频才逐渐成为主流认可的内容创作形式,但依然缺乏商业落地环境。

遭遇挫折后,两人都冷静下来,当收入无法维持生计时,他们就靠为杂志和旅游网站写文章、拍照维持生计。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各大平台开始扶持自媒体。Roy和Sue开始与微博合作,这让他们有机会免费旅行,赚到了第一笔广告收入,还被编辑们邀请加入平台。他们的微博粉丝增长到了30多万。但那时,Roy和Sue遇到了一些创作瓶颈,不知道下一步该何去何从。这时,Papi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招募博主,Roy和Sue将自己的MV和节目投稿给这家公司。2017年,Roy和Sue正式签约Papitube。

签约之后,单打独斗的局面就改变了。除了流量支持,公司还有专业的商务团队对接广告主,他们不用再整天想着怎么“卖”自己,可以更加专注于创作,高速推出不同类型的节目。这也是如今越来越多 Vlogger 找公司的原因。

与此同时,柱子、景悦、王小光(@cbvivi)等首批Vlogger已经涌现。在看到Vlog的流量和热度后,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都在2018年开始联手。微博正式发出Vlog扶持新晋Vlogger的号召,哔哩哔哩推出30天Vlog挑战赛,完成挑战的UP主可获得平台奖励。抖音今年宣布投入10亿流量扶持Vlog,正式向用户开放1分钟视频权限。此外,VUE、一闪等视频剪辑APP的火爆,也推动Vlog文化走向大众。

有人说,Vlog 往往超过 10 分钟,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有些过时。但 Roy 认为,他们一直在努力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分享给大家。Vlog 让观众对内容的价值判断从专业度、技巧,转变为人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让观众更了解创作者,这种形式更适合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快手小罗恶搞id_小罗恶搞怎么没了_小罗恶搞网红

罗伊说:“从结果来看,我们是受益者。”

回顾她们在困难面前的坚持,Sue 表示,旅行是她们的根,而 Vlog 则是她们热爱分享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作为一名职业 Vlogger,首先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拍,想要呈现什么样的价值观,而不是只为自己找一份工作。如果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可能会逐渐迷失自我,难以承担失败的后果。

作为旅行视频博主,Roy 和 Sue 遭遇了一些误解。尽管他们认真对待旅行事业,但有些人仍然认为这不是一份正经的工作,他们只是出去玩两三年而已。但 Roy 和 Sue 已经达成共识,这就像任何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合法且平等的人生选择。

03

如果我不是Vlogger,我的生活就不会这么丰富

当vlog在中国开始流行的时候,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加入,就像当年的papi酱效应。

博主“@三宋这里”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去年离开北京,回到三线城市做起了全职的vlog博主。今年9月,三宋发布了一则16分钟的vlog,讲述了自己一年来为理想而奋斗的点滴,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看似唾手可得的、每天边赚钱边玩的职业。但他也表示,虽然自己目前通过拍摄vlog只赚了2041.16元,但他觉得拍视频带给自己的精神丰盈是任何一份普通的工作都给不了的,他会坚持下去,直到做不下去为止。

拍vlog看似简单,网上可以找到很多新手教程视频,还有“跟我学习”、“跟我做饭”等几十个主题模板可以参考。但以为只要分享日常生活就能成为职业vlogger,绝对是个误区。vlogger石丽芬曾在采访中说,“当你还是Nobody的时候,你要反复问自己,观众为什么来看你?”于是2018年开始拍vlog时,他将镜头对准了世界各地的神奇奇观,在创作题材上的突破,让他迅速爆红。

蓝蓝现在觉得,如果想靠拍vlog生存下去,单纯用视频记录生活很难维持下去。即使自己的人生故事足够精彩,他也从来不愿意用vlog来讲,认为这种卖惨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大多数人只是来搞笑的,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很欣赏柱子和静月的vlog里透露出的诗意和哲学,在得了职业病的时候,蓝蓝会一段段剖析柱子的vlog,如何转型,如何和音乐衔接,但他认为关键还是他们的文案,是大量生活经验沉淀下来的思考,是无法模仿、难以追赶的。

小罗恶搞网红_快手小罗恶搞id_小罗恶搞怎么没了

图片来自@你好_竹子vlog

竹子在英国生活了8年,做过制片人、导演,2016年开始拍摄vlog,对生活细节敏感度极高,用艺术形式展现日常情绪,还定期推出很多策划性强、故事性强的热门视频,就像博主@Jin小菌说的,让人感觉像是看着一个练习生成长的过程。看完竹子的165个视频,@Jin小菌总结出一个结论:作为Vlogger,不能只做Vlog。

此外,如何平衡商业与创作,也是视频博主们普遍要面对的问题。如果你打开蓝蓝的微博,你会看到,里面基本全是广告。

入行三年,蓝兰清醒地意识到,就像直播曾经风靡一样,视频博客的窗口期只有两三年,如果不抓住机会,就完蛋了。他看到今年年初,一些视频博主因为找不到新内容而被淘汰。中国只有最顶尖的视频博主,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还会经历又一轮淘汰,其中最优秀的一些会永远留在这个行业。

兰兰认为,即使是广告,也要为粉丝提供内容。他看过很多国外的vlog,觉得那种展现自我的方式不太贴近国内观众。他认为vlog应该抓住特定用户的心理,提供一些他们想看的特别内容,比如逛中国最大的星巴克、海底捞的省钱秘诀等。他认为,以前vlog颜值第一的要求已经逐渐弱化,现在已经过了靠颜值当网红的时代,重要的是内容。

快手小罗恶搞id_小罗恶搞网红_小罗恶搞怎么没了

图片/视觉中国

他还是有创作自己作品的欲望,在努力改变。除了广告,他想拍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每天,蓝蓝也在担心下一个vlog要更新什么。所以答应我的采访后,他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终于有内容可以更新了。”

虽然视频博主们有得有失,但经验无疑是在加速积累。在国外生活的这一年,Roy和Sue失去了国内便捷稳定的生活,失去了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机会,但放弃了之前的打卡式旅行,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有些记忆对他们来说是难以忘怀的。Roy经常和朋友们分享一个经历:在印度和孟加拉国边境的雨林里,他们看到当地人用活树的根编织出一座巨大的树根桥。这座桥会随着人们的维护而变得越来越坚固。这是现代社会很难看到的人类与自然共生的美丽景象。他们也是第一批到达那里的中国夫妇。

旅途中也有残酷的记忆。他们顶着酷暑驱车来到埃及传统的骆驼市场,四周尘土飞扬,商贩们不停地鞭打瘦弱受伤的骆驼。相比水族馆光鲜的商业包装,这里的虐待更加赤裸、血腥。

苏说,辞职去旅行的三年里,她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风景,获得了原本要花十年才能获得的丰富人生阅历。她和罗伊的感情也比普通夫妻更深厚。

兰兰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他觉得再多的金钱也无法给他带来这种信心。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子弹后,他向身边的人证明了自己选择的路是对的。他不喜欢被称为“网红”,这个称号仿佛在说他只是这个时代的投机者。兰兰更喜欢“视频自媒体作者”这个称呼,这里面有技术、有努力,也有足够生活阅历打磨出来的思考和信仰。

编辑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