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2013年,网上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李易吧”与“冯小刚”的口水战。起因很简单,冯小刚在微博上痛批屌丝文化“令人作呕”、“自贬身价”、“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引发了地吧网友的大规模“爆料”(发帖攻击特定人群)。
/http://yule.sohu.com/20130227/n367267671.shtml/
“屌丝”一词原本是雷霆三巨头酒吧粉丝(非本意,为抹黑李宇春)对李一酒吧的人的贬义词。李一酒吧一开始和所谓的“屌丝文化”毫无关系,李一酒吧的屌丝文化原本只是4万人小圈子里的亚文化,在一批对李一酒吧原本的核心元素不那么关注的边缘离散用户加入后,在一篇传奇“神作”:“NC儿玩得很开心”的文章的影响下迅速壮大。
他所描写的故事梗概大致是这样的:各种低级失败男(loser)在网吧里吃着三块钱一碗的无蛋泡面上网,看到自己心爱的女神(白富美)被另一个条件更好的男人(高富帅)抢走了……(于是有了备胎、幸福的当爸爸、黑木耳等情节)。但这个故事太过普遍,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即便没有高富帅抢走心爱的女孩,感情生活遭遇挫折也是不可避免的。16-25岁的男性大多总是有时间在网吧里吃泡面、打Dota。生活中每一点不顺心的地方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没有那么多共同点的虚拟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存在感,在这种无休止的自我嘲讽中感受到保护。
/作者为李毅酒吧12级会员/
只要你是李毅吧的一员,认同屌丝文化,自称“屌丝”,这些略带煽情和空洞的故事,会让你感觉生活并没有那么支离破碎和不堪。在键盘上关注几条帖子,骂几句“滚出d8”,自嘲几句“矮个子,丑八怪”,你就会收到回应,似乎也没有那么孤独。李毅吧不再像当初那样只关于李毅和足球,不再是关于圈子的内涵和机智,而是成为了一群来自底层的人们的避难所,他们迷失,无助,却缺乏宣泄的空间和集体归属的安全感。在这个经济阶层分化越来越快的社会,李毅吧给了一群“软弱被抛弃”的人一个精神上的乌托邦,这是他们最缺少的——情感的出口和精神的寄托。
“我是明星,你见过月薪3500元的明星吗?”
“他是‘成都地下说唱天皇’、‘网恋教父’……其实,代代的真名是孙笑川,曾是一名游戏主播。起初,孙笑川只是一名建筑工地监工,听说直播带货很火爆,便毅然辞去工作,投身直播行业,自称“Mata Chuan”(Mata是韩国知名电竞选手)。他的游戏水平不算太好,长得也不算帅,但人气很高——因为他批判多于文化,也就是喜欢骂人,尤其是粉丝。这种与“跪舔全场”截然相反的气质,让他神秘地受到喜爱。”
/文字来源@VICE 中国/
/微博@带带兄/
时间来到了2017年,你可以没有现金、书籍、事实、底线,甚至内衣,但你却不能没有手机。现在很少有人浏览那些充斥着文字和表情符号的老式BBS论坛。
快来看看,2017年了,最新的潮流是直播,斗鱼是游戏直播领域的领头羊,6324抽象电视就是这个时代的下一个独特产物。交警李老八利用业余时间做起了直播,梦想着赶上直播热潮,分一杯羹,于是辞去工作,招了一群人,包括娟猫、陈毅、余超、孙笑川,开始了24小时直播的新路子。抽象电视常年只有3万常驻观众,所以又被称为3w阴兵。 (有没有让你想起李毅早期的形态?)这三万观众和抽象电视极具地域性的小众群体(四川文化)辐射效应很强,最相关的体现就是在梗的传播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内蒙古海军司令、窝头、嘿呀,都出自6324)
其实早在2017年8月,6324直播间就因故被斗鱼官方永久封禁,李老八的团队早已四分五裂,其中嘴巴最差的孙笑川成为了这批粉丝新的精神寄托。这群厌恶主流文化和当红主播、热衷于自己小圈子的粉丝(黑粉)会根据他的直播内容,产生自己的黑话或者梗。直播平台巨大的流动性和网络的辐射力,让这些源自6324的梗不断出现并重复出现在其他用户面前,新吸引来的粉丝对这种亚文化十分熟悉,久而久之,粉丝群体就越来越大。
粉丝中,还有另外一类“网霸”,他们“帮”孙歌在每场热点活动中吸睛,并通过@带带大师兄宣示自己的存在。“蔡徐坤激光笔”事件就是这群人挑起的,他们以反暴力的方式,抨击年轻粉丝普遍存在的网络暴力。
/微博@网红先走,我来接管/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李易吧、6324直播间、屌丝文化、抽象文化,都是一个东西,只不过几年之后变了个样子:从BBS到直播平台,从手机到电脑,从易粉最爱的炸吧行动、Facebook远征,到狗粉最爱的@带带大师兄、评论探秘。
和屌丝文化一样,嗨粉文化也为这些平凡而苦闷的人们提供了集体的归属感。每当有嗨粉在一首歌下面留言“呵呵呵呵”,下面就会出现“滚回你的窝去”的帝吧影子;那些会去脸书的屌丝们都撤退了,那些正在反击脑残粉和@平安新津的嗨粉们也紧随其后。
孙笑川和李毅很相似,没有红,但也没有那么高高在上,对待粉丝很普通,只把粉丝当成自己的饭碗。但其实,他们并不重要,没有孙笑川,还会有李小川和王小川,没有李毅,或许还会有李二或者李三——他们只是社区聚集的一个理由。重要的是,每一个被压抑在这顶虎皮帐篷下的中国青年,在被生活“慢性抛弃”的时候,这种不入流、略带庸俗的亚文化给了他们安全感。其实,这种文化从未停止过。在李毅吧之前,那些坐在黑网吧、开通宵包机的家伙,会去天涯吐槽。当颜色哥正式撕毁迪吧,让它腐朽不堪时,下一代草根青年会去快手短视频看交际舞,去虎扑步行街看福利照、聊篮球; 在抽象化流行之前,就有畅所欲言的内涵段子、混乱的抗压酒吧……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