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在最近几期中,我们谈到了农村网红的“美”和他们的“巧思”。这一次,我们来谈谈农村网红的“笑声”。
只不过,这次我们就不谈某个农村网红了,先让子弹飞得更远一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打开短视频应用,里面有很多搞笑的内容,刷的时候也能有神奇的笑声和搞笑的配乐,甚至很多人已经开始走精细路线了。那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需要这么搞笑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代生活太“南方”了。2019年,这个词成为当年的互联网流行语,抖音2019年年报总结“430万次太难了”。
2018年,“天下不值得”“丧葬文化”火爆,大家一边转发“锦鲤”,一边默默做着“群居动物”。(知识点:“社会动物”一词出自2018年日剧《不能成为野兽的我们》,“她”指的是公司和单位,“牲畜”是指被公司和单位称为牲畜的员工,一无所有,“没有什么是动物”。这个词的出现,让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在“社会圈”里被戳了。
2017年,“刺心”成为......年度热门词汇
纵观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强烈表达了生存的困难。因此,除了“丧文化”在年轻人中流行之外,还有一群“佛教青年”,他们认为既然无力改变世界,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此外,“沙雕青年”也应运而生。“沙雕”是一个谐音(是的,第一时间想到的词),指的是一种由于当事人的小愚蠢或故意愚蠢而引发笑声的滑稽行为,他们实际上是在延续2B青年的“传统”,他们玩得很开心。
因为太难了,喜剧渐渐变成了一种刚性需求,甚至很多人都需要这种搞笑文化来疗愈。
在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以“沙雕”为内容的搞笑网红,如刘晋等。虽然我们中的许多人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看过由他们的视频制作的有趣 GIF,例如:
为什么农村有这么多搞笑的网红?我们能想到的原因可能是农村青年在家乡没有那么多农活,比较闲;如果你想通过成为网红成名甚至变现,更容易做出搞笑的形式,也更容易出人头地;或者是广阔的乡村世界,比城市里单调的生活更丰富,也有很多搞笑的事迹等等。
但这里我想谈的是,这几年农村网红发生了哪些变化?或者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创意影响者,例如有趣的影响者?
2016年,一篇题为《残酷的底层故事:中国农村的视频软件》的文章席卷了朋友圈。这个“视频软件”指的是快手短视频应用,笔者的描述是:“当你打开这个神秘的软件时,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这个粗俗、破旧、粗糙的应用是国内第一的视频应用?因为它的用户群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而且,打开快手,可以看到受虐视频,低俗色情的笑话,以及各种行为怪异的人。即使你没有毛主席的洞察力,你也能直观地感觉到它充满了残酷和荒诞的场面,让人不舒服,隐约看到了我们这个光鲜亮丽的时代的阴暗面。“甚至有人说,中国有千个脑子,快手能占到一半。
我不同意很多作者的观点,但即使我同意他们的观点,几年过去了,农民在短视频平台上呈现的内容发生了重大转变。在上一期中,笔者提到,农村网红早已不仅仅是自虐,杀了马特,震动了社会,他们的创造力正在迸发。以喜剧为例,“参与”有做、做、试图获得等含义,所以搞笑本身就是一种创作。
这种创造力是通过媒介的迭代实现的。
2019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第44次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网民数量已达2.25亿。从全国网民各类互联网应用的用户使用率来看,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的用户使用率高达88.8%,仅次于互联网的即时通讯作用。
自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以来,在线视频平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到农民中。以前的网红逐渐失去了精英地位,专家、公众知识等甚至变成了贬义词,网民作为知识分子受众,不再被网络内容的接受和传播所折服。同时,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发布内容的在线平台限制了其降维。在线视频平台制作门槛低,呈现直观,因此大量网友,尤其是农民,纷纷加入平台。
与以往的公众-受众内容分发方式不同,在这种平台中,每个人都是生产者和观看者,为“平民”形成了一个平等、相互联系的网络空间,而且,媒体的这种互动性或许能够弥合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与此同时,“沉默的大多数”正在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生活和创意,也催生了一大批草根网红。
在媒体迭代之初,如何占领新领域是第一要务,所以第一代农村网红会以喊话筒、受虐狂的形式吸引眼球。
随着大量用户的涌入,创意成为最重要的手段。所以从《魔魔舞》的开始,到现在的创意内容制作,这就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农村网红的转变。
其中,搞笑成为很多农村短视频用户走红的一种方式。在内容制作方面,搞笑是一种相对容易的入门方式。与其他内容相比,有趣的视频更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点赞、转发,甚至模仿。同时,也满足了不少观众“玩得开心”的心态,所以有很多农村搞笑视频制作者。
然而,在这些农村搞笑创意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中,却“逃脱”了一个可悲的现象——视频制作者年轻化的趋势。
媒体迭代为农村人带来了更友好的发言空间,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记录、发声甚至成功的机会。新媒体将沉沦到农民手中,当然也会沉沦到年轻的农村青年手中。这并不是说青少年不能安顿下来观看,而是许多孩子将视频制作作为他们的“功课”。
他们的努力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甚至对生活和未来没有希望的无意义感。
很多农村少年试图成为网红,放弃学习知识和技能,因为他们觉得上学很无聊,即使上学,也很难赚钱。
这是一个“逃脱”的悲伤的有趣视频。
由于城乡教育不平衡、贫富收入差距拉大、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受教育环境恶劣等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农村儿童对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信条持怀疑态度,也觉得难以突破阶级壁垒。
当教育枯燥乏味或无望时,网红能带来的名利榜样刺激了一些人,所以很多农村孩子认为当网红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
然而,机会不是办法。当我们看到这些孩子制作的搞笑短视频时,他们可能真的有可能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把当网红当成突破阶级壁垒的必由之路......孩子当网红并不可怕,但让孩子对知识和教育感到绝望,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当有人笑时,有人在哭。
《农村网红系列》往期回顾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