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无法解释的喜欢、收藏夹中出现奇怪的商店、从不同位置登录时发送广告……
谁动了我的社交账户?
本报记者闫志红、吴慧英
“我的微博今天莫名其妙自动关注了20多个人”、“我一年没用微博了,怎么出现了50多个我没关注的人?”近日,大批网友反映,自己的微博似乎被“操控”了。
记者发现,除了在微博上点赞或关注陌生人外,不少网友还遭遇过淘宝收藏中出现奇怪商品和店铺、微信账号反复提示远程登录等“灵异事件”。
是个人账号被盗?还是商家耍花招?抑或是网络黑产?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我的账户被“闹鬼”了
个人社交平台、网购平台疑似被人“操控”,你有遇到过这样的“灵异”事件吗?
不少网友抱怨,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总是无缘无故点赞别人的帖子,关注了多个营销号;自己的淘宝账号收藏的店铺也莫名其妙地把不熟悉的店铺加到收藏里。更让人恼火的是,取消关注或收藏后,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新的内容。
“我的微博账号今天莫名其妙关注了20多个人”、“我的微博为什么最近会关注我没关注的人”、“我一年没用微博了,怎么会有50多个我没关注的人?”……近日,记者在新浪微博上搜索时发现,大量网友反映自己的账号出现异常。有网友发文称,自己几个月没登录后,关注者数从70多个飙升至550多个,并点赞了大量微博内容。
这种情况在几年前就出现过,2017年,网名“OYE-王”的网友发帖称,“最近我的微博莫名其妙有人点赞,我一条都没看,还自动关注一些购物推广账号,是微博用了黑科技还是我中了病毒?”
当时该网友的经历被广泛转发、评论和点赞,还有一些人表示自己也遇到过类似情况,甚至修改密码、设置登录保护都不起作用。
在新浪微博上,还出现了一个话题《新浪微博莫名其妙关注了很多我不认识的人》。
类似的异常情况不仅出现在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一些网络购物平台也出现了类似的异常情况。
2019年上半年,记者在淘宝首页浏览女装后,连续两天在“收藏店铺”一栏中自动关注了一些不知名的店铺。
虽然网友们一直在社交平台、网购平台上反映相关问题,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有网红发布视频介绍如何应对微博、淘宝账号被“他人操控”的问题。
记者发现,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自动关注、点赞的对象多为营销号、明星、影视号,甚至还有一些淫秽色情内容;在网购平台上,自动收藏的对象则是一些交易量较小、开业时间较短的店铺。
有网友反映,微博点赞和关注量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博主对某一方面事物的态度,甚至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三观”。为此,也有用户喜欢用点赞内容来追溯博主的“性格画像”。
当账号点赞或转发大量低质量或色情内容时,不仅会损害用户声誉,还容易触发微博官方监管规则,导致账号被关闭等不良后果。
此外,有微信用户向记者反映,自己的微信账号偶尔会显示“您的账号已从不同地点登录”的提示,还会在好友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好友发送广告,甚至将陌生人拉进群聊发广告。
“给他人发广告,严重影响了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还一直提醒我微信账号登录地点不同,担心账号被盗了。”一名用户担忧地表示。
1万淘宝粉丝:1500元
“想知道一个明星有多火,先看他微博粉丝数就行。”这句话曾被奉为网络社交圈的“真理”。微博粉丝数代表着明星的影响力,与他的赚钱能力直接挂钩。近两年,一些自媒体也发布过“某某明星粉丝破亿”、“粉丝数前三的明星”等新闻。
庞大的买方市场引来了部分个人和企业买点赞、买粉丝,交易猖獗,屡禁不止。“僵尸粉”已成过去,如今“真人流量”成为一种噱头,帮助买家通过操纵真人账号赚取流量。
——从“僵尸粉”到“真粉”,有商家提供这样的“点赞加粉”服务。早在10年前,媒体就曝光过“50元买1万微博粉丝”、“淘宝出现微博粉丝店:1元能买10个粉丝”的情况。百度百科也有“微博刷粉公司”、“买卖粉丝”等独有的标签。
记者搜索发现,目前有不少QQ群打着“出售微博账号”的旗号进行交易,其中“批发新浪微博小号”、“微博实时账号、热评账号发帖”等交易群数量较多,群内人数在300人至2000人之间。
记者加入一个交易群后,页面上不断弹出增粉、增赞的广告,评论、增粉、增赞等每项服务的价格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有的广告专门注明了“真人”分享、点赞、评论,有的广告明确写着“微博增粉,1万粉丝25元”。
——为淘宝店铺“买流量”,让用户“无感收藏商品”。记者在百度搜索的浏览页面顶部看到一些打着“真实流量平台”旗号的广告,声称服务内容包括“增加店铺流量”“手动收藏商品并加入购物车”等。
记者访问了一家公司的网站,公司介绍称:“为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网店提供真实的引流服务”、“公司流量真实有效,对买家账号逐一审核,只要是实名账号,黑账号一律排除”、“一站式流量解决方案——淘宝流量、京东流量、拼多多流量、直播任务、阿里任务、收藏商品、收藏店铺、加购物车、点赞任务、专家任务”等。
随后,记者以淘宝店需要粉丝为由咨询了一位卖家,该卖家称可以帮忙增加淘宝店粉丝数、直播热度点赞数、商品点赞数和购买量。
“如果要给淘宝店铺买粉丝,加1万粉丝的价格是1500元。”对方称,记者只需要把店铺或商品链接发给他,他管理的粉丝全部都是“真人”,不用担心店铺被淘宝官方关停。
此外,记者发现,部分商家还提供“定向访问”推广功能。“简单来说,我给你做一个链接,这个链接里已经包含了对某个商品或店铺的‘收藏’动作,当你点击链接时,系统会自动完成‘收藏’操作。”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样的操作经过优化后,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自己从来没去过的店铺或商品,却出现在了收藏夹里”。
——你想着清理“僵尸粉”,网络黑灰产业却盯上了你的微信账号。记者了解到,部分微信用户迫切想知道“谁把自己从好友名单里删了”,于是向网络市场自称能“清理僵尸粉”的商家求助。
在“洗粉”过程中,商家往往会要求用户扫描授权登录用户微信的二维码,从而获取用户的远程登录权限。在此背景下,一些不法商家在完成所谓“洗粉”任务的同时,也在用户微信账号中留下“后门”,以便在服务结束后继续“操控”用户账号。
一些微信用户轻率听信不法分子的教唆,将自己的微信登录二维码、支付二维码或者群二维码“出租”给他人,意图从中获取微小的经济利益。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些用户“贪小便宜”的心理,通过技术手段非法接管甚至直接窃取用户的微信账号。
警惕WiFi被安装“窃听装置”
提高商品或店铺的浏览量和收藏量能提高我店铺的排名吗?淘宝允许流量交易吗?为什么我的账号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收藏并购买了不熟悉的商品和店铺?记者致信淘宝官方进行询问。
淘宝团队表示,“流量交易”是互联网行业常见的黑灰行业交易,在网页搜索、社交软件等场景,用户经常通过网络黑灰行业购买各种垃圾流量,伪造自身流量,甚至用于恶意流量攻击。淘宝一直严禁任何形式的恶意流量伪造、劫持、交易,也不允许提供此类服务。在商品和店铺排名方面,淘宝更看重商品品质、消费者服务能力、物流效率等能够有效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因素。
此外,淘宝认为,导致用户账号“莫名其妙”收录陌生商品、店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消费者为了牟取小利,将自己的淘宝账号出租,主动将自己的账号提供给黑灰产团伙,制造虚假流量;二是部分黑灰产团伙会劫持用户流量。
“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淘宝账号,当无缘无故出现‘非用户操作’等‘灵异现象’时,账号一定存在安全风险。”上海安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网络安全专家郭耀分析称,接入非法恶意WiFi、流量劫持、恶意代码攻击、移动设备中病毒、弱密码导致账号被破解等都可能引发此类“灵异现象”。而个人账号被利用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接入非法恶意WiFi,导致数据被劫持。
恶意WiFi嗅探是指攻击者伪造一个未经授权的WiFi热点,引诱受害者连接到该恶意WiFi。由于该WiFi是攻击者设置的,因此攻击者可以获取用户连接该WiFi时发送和接收的所有数据包。“这就像是有人在WiFi上安装了窃听器,只要你连接到这个WiFi,你与他人的所有通信信息都会被监听。”郭耀说。
除了恶意攻击者伪造WiFi进行攻击外,家庭WiFi和部分公共WiFi也可能因配置不安全、密码弱等原因被不法分子入侵和“窃听”。当使用这些WiFi登录网络社交平台或电商平台账号时,账号密码等信息可能被他人获取。不法分子进而进一步入侵用户账号,进行“幽灵操作”。
此外,部分用户使用网购的“杂牌无线路由器”还可能面临安全风险。“网络黑灰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部分杂牌路由器在出厂前可能就被植入‘后门’,厂商会根据需要监控用户往返某个网站的数据,从而获得用户在特定平台的账号控制权。”郭耀说。
如果用户不使用WiFi,是否存在相应的安全风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运营商安全工程师告诉记者,使用移动数据流量接入网络平台,同样存在被窃听的风险。
“用户在手机上看到的各种内容,是用户、电信运营商、网络平台服务器三者之间数据交互的结果。”该工程师表示,“运营商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都是经过加密的,但网络平台服务器内部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数据安全保护比较薄弱,这就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该工程师透露,一些网络平台会与内容分发商建立合作关系,以减轻主服务器的网络负荷,提高网络响应速度,但这相当于在用户与网络平台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路径上多加了一个关卡。一些内容分发商为了达到商业目的,在与用户交互的数据中添加“私货”,让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某些特定操作。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流量劫持手段。
个人应做好安全功课
近年来,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层面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如《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一批法律法规也即将出台。
与此同时,地方公安部门也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2019年,江苏南京、南通警方查处两起利用暗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缴获公民个人信息数千万元;2018年12月,河南开封警方打掉一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抓获包括电信运营商、社区干部、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等80余名“知情人”……
受访专家认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户自身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素养。
“不要将自己的微信、微博、淘宝等网络平台账号借给他人,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僵尸粉绿色清理’广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信息安全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彦哲提醒用户,这些风险防范措施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网络平台账号的安全,还可以防止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网络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
同时,对于手机、个人电脑等移动终端,应使用专业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网站的链接,也不要在陌生的网站上填写自己的网络平台账户信息。
“一些用户为了防止自己忘记密码,喜欢将不同网络平台的账号密码设置相同,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何彦哲建议,用户可以在不同网络平台的账号密码中添加一些大写英文字母或者标点符号,这样更不容易忘记密码,也能增加密码的安全性。
“不要看见免费WiFi就去‘使用’,因为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的‘钓鱼’行为。”郭耀提醒喜欢在公共场所“使用免费WiFi”的用户,在公共场所尽量使用手机自带的移动数据流量,不要进行扫码、下载安全性不明的手机应用。
此外,郭耀还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无线路由器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产品,并且在安装设置路由器的时候,也应该尽可能使用复杂的密码,提高空间网络的安全性。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