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ysw28自媒体运营网(www.ysw28.com)网站
时钟转到2023年。
为了告别过去的2022年,罗振宇、吴晓波忙着办最后的秀,消失500天的李子柒忙着复出,电商女王张大奕早已销声匿迹,曾经红极一时的papi酱也早已退出网红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李佳琪、罗永浩、小杨格等新一代网红的活跃身影。
春天来了,林中花儿凋谢得太快,一代又一代的网红就像流星划过天空,你唱完歌我登台,他们渴望在天空中多停留一会儿,他们学会了与焦虑妥协,事后说“网红总会过时”。风来了又去,总有人要收拾果实和残骸。
从PC到移动互联网,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一边是互联网商业精英们攻城略地,一边是13亿国民成为网民。与此同时,伴随着互联网与资本的神化运动,大大小小的网红如过江鲫鱼,有的一夜爆红,有的则在一天之内就红透半边天。
中国互联网30年的画卷,也是一部网红陨落史。
01
精英搭建舞台,网络名人登台
1994年,中国通过64K国际专线全面接入互联网,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起点和大幕的正式拉开。
此后每一年,都会有后来颇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出现。1996年6月,新浪网的前身四通八达网上线,同年8月,搜狐成立,一年后,网易成立,三大门户齐聚一堂。1999年,天涯、虎扑、清华BBS等一系列后来催生出网络热词和名人的社区网站纷纷呼之欲出。
白纸上作画,时代潮流崛起。
精英们搭台,“网红”纷纷出现。但由于门户网站的技术条件,互联网在最初几年里,先是催生了一批“文字网红”,那时候甚至还没有“网红”这个概念,他们更多的被称为“网络写手”。
1997年,中国男足在十强赛中惨败后,资深网民老荣(王俊涛)在四通利方体育沙龙(现新浪体育沙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的文章,立刻引来数千条回复,48小时内点击量达数万次,并被其他网站疯狂转发。
▲图:《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原稿
也正是在这一年,《榕树下》成立,并成为“网络文坛新星”诞生的重要引擎。在严肃文学圈,余华凭借长篇小说《活着》荣获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内·卡沃尔奖。在传统媒体上,《南方周末》刚发表年终感言“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流泪”。
在网络世界,又是一群人说了算。顶着博士毕业压力的皮子才开始在网上写《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是一部长相平凡的理工科男和一位美女的爱情故事。当时在人口只有2000万的中国台湾卖出了50万册,被公认为“网络小说第一部作品”,是中国网络史上第一部畅销小说。2004年被翻拍成电视剧。之后,安妮宝贝聚集了第一批忠实的读者。后来担任《武林外传》编剧的宁财神也在这里崭露头角。
此后,网络写手队伍不断壮大,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写手”也随着销量下滑纷纷回归本源,或继续工程师生涯,或向传统写手靠拢。社区网站正步入最后十年,此时此刻,它们似乎正在积蓄力量,开启“网红元年”。
2005年,中国网民数量突破1亿,第一代网络名人相继涌现,掀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网络娱乐狂欢的第一波浪潮。
02
第一代网络红人、草根英雄
人们从芙蓉姐姐开始真正理解“网红”这个词。
尽管2004年,她就凭借“S”形身材和惊人言论在清华BBS上爆红,但还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芙蓉姐本名石恒霞,陕西武功县石家村人,1996年考入陕西工学院,学习机械设计。同学眼中“安静的读书场所”,在石恒霞眼中却“不达标”。宿舍里七个人自我介绍时,每个人都介绍自己是哪个村的,石恒霞却出乎意料地介绍自己是“县城人”。
大一结束后,石恒霞休学一年,重新参加高考,目标是考上清华或北大。大三时,石恒霞怀着“睡过道、睡地上”的决心,独自利用假期去北大读书,但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几个月,她就放弃了。在石恒霞的自传中,她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涯,目标是北大或清华,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
她只是渴望那座寺庙。她是一个有欲望并且想要实现欲望的人。
2005年,她的欲望被扭曲地满足了——她出名了,红遍了全国,站在了想要穿“黑红也是红”的商业时代的最前沿。最后,道德的判断败给了商业价值。在一个又一个媒体的追逐、一次又一次赚得盆满钵满的商演中,石恒霞成了芙蓉姐姐,成了行走的印钞机,成了只有爱管闲事的人才会无知地戳破的肥皂泡。
▲图:芙蓉姐姐
芙蓉姐姐凭借着难以掩饰的野心,在网络上实现了草根逆袭的第一个奇迹。
网络时代,注意力成为个体传播时代的稀缺资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网红总是过早衰老,但论及过气,芙蓉姐姐可以说是过气时间最长的。从2005年爆红,到出单曲、专辑、演电影,芙蓉姐姐的声音越来越小,不知不觉就被人遗忘了。即便是13年后的2018年,她故伎重演,却再也无法在网络世界掀起任何波澜。
不过芙蓉姐姐只是第一代网红中的一个极端例子,内容的加持往往可以让网红红得更久。2006年,兽神易小星凭借游戏解说火遍猫扑、土豆网,2009年被评为“年度网红”。相比芙蓉姐姐,他的火爆持续时间要长得多。这背后是一种持续的内容创造。2013年,兽神易小星凭借网络短剧《万万没想到》再度爆红,成为热播网剧的领军人物,大大延长了“网红寿命”。
回到She Boys、奶茶妹、犀利哥、小胖……第一代网络红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网友的视线,一次次成为互联网风口浪尖。在那个商业变现还不那么近的年代,草根英雄们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纯真”开辟新领地,构建起一场只属于PC时代的互联网狂欢。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图文时代、草根时代、PC时代正在慢慢远去,新十年,中国网民将迎来更清醒、更强大、新陈代谢更快的“电子泡菜”。
03
意见领袖掀起风暴
2009年1月7日,中国进入3G时代,中国移动互联网迈上新高度,也正是在这一年,淘宝商城推出“双十一”元年,日后风靡的直播带货商业模式也诞生了。
同样是在2009年,微博诞生。两年后,微信诞生。2012年,微信开发了公众号功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无数热衷于内容创作的创业者纷纷加入其中。
米萌和罗振宇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比以往都更熟悉网络游戏的规则,如果说第一代网红是被网络规则发掘出来的,那么米萌等人则是利用网络规则让自己出名。
毫无疑问,孟美岐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微信公众号生态网红。
米梦,本名马玲,山东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米梦只身南下,在《南方都市报》工作了12年,凭借出色的文笔,当上了主编。2010年,米梦因在韩寒杂志《合唱团》创刊号发表《痛苦的金圣叹》一文而出名。那时的米梦,还没有丢掉一个媒体人客观公正的基本素质。
▲摄影:米萌
2015年,孟美岐的微信公众号上线,短短一年时间,就以《致贱人:我为什么要帮你》、《致失败者: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内心脆弱》等文章圈粉无数,广告引量数十万,成为微指数榜单十大影响力账号之一,随后其也纷纷效仿,推出更多类似的文章。
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爆红,再到2019年被封,“精英”米萌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被封之前,网上谴责之声不断,但数千万粉丝的关注却掩盖不了她的情绪宣泄和“意见领袖”的内涵。
如果说孟晚舟等人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网友情绪的宣泄口,那么罗振宇等人则如同微博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一样,一度是名副其实的“意见领袖”。
和咪蒙类似,罗振宇的学历背景和专业背景也十分亮眼。他拥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学位,在央视工作过,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光环。2012年,他抓住机遇,“罗辑思维”视频上线后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自媒体节目。以此为起点,罗振宇开始了商人之路。从最初的60秒微信语音“罗辑思维”,到每年的跨年演讲、得到APP,他彻底把知识变成了生意。
2016年,他再次以一场现象级的营销活动进入公众视野,这一次是与Papi酱的合作。
Papi酱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与公众想象的相反,很难说Papi酱没有野心。早在2012年,她就在微博上发过段子、搞笑GIF,后来又在天涯、美拍发过时尚博文,但都没有引起轰动。不过,通过多平台、多风格的尝试,Papi酱积累了足够的互联网认知。
▲摄影:Papi酱
直到2015年,Papi酱才抓住了“内容为王”和“娱乐至死”的锚点,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凭借清纯形象、丑陋与搞笑的反差萌,逐渐收获关注。这一年,Papi酱陆续发布了《男人生存法则第一版》、《上海话+英文》系列、《说着台湾腔的东北话》等短视频,迅速蹿红微博。
成名不到半年,2016年2月24日,“papi酱”签约著名艺人杨颖的经纪团队,为她与投资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月19日,“papi酱”成功获得罗辑思维、真格基金、光远资本、星途资本等公司联合投资1200万元。一个月后,李人李庄以220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papi酱”的贴片广告。
但爆红后的papi酱先是没能培养出新人,随后她的视频陷入自我重复。2020年5月母亲节,怀孕生子的papi酱因一条表达做妈妈不易的微博,遭到网络霸凌。在“姓氏权”闹得沸沸扬扬后,她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至今,人们提到Papi酱,总会问“Papi酱在哪?”
可见,资本神化并不是万能的。
04
旧的还没去,新的已经到来
老网红尚未老去,新网红已然到来。
移动互联网进入视频2.0时代。2011年3月,短视频社区快手诞生,当时还叫“GIF快手”,主要分享、制作GIF。直到2014年11月,才正式去掉“GIF”,改名为“快手”,专注于短视频运营。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运营商发放4G牌照,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正式进入4G时代。2015年,视频、直播移动平台成为继博客、微博、微信之后的新媒体新宠。
今年快手用户规模达到3亿,随着抖音、快手等视频形式带来的市场渗透,自我认同从“精英”到“普通人”的互联网舆论场也在发生变化。
在这场巨大的互联网浪潮中,“普通”网民享受着名气带来的分离与不适。
这种不适体现在方方面面。说唱天王天佑的风格颇有下层社会的“本质”,借助直播平台收获了千万粉丝。虽然同为短视频平台,但在“水平”上也有“鄙视”。据传言,抖音似乎比快手上的用户“素质”更高。曾经成为娱乐大众的网友们,如今不得不接受一个由辛巴、散打哥、二鲁主宰的快手宇宙,不得不为其千万粉丝而哭笑不得。
▲图片:辛巴
然而科技日新月异,网红也在与时俱进,但不变的是网红短暂的火爆周期。
2018年,温玩首次以一首《Gucci Gucci Prada Prada》的车库舞爆红网络,也是在那时,温玩被平台推广到整个网络社区。极低的复制难度让不少人参与模仿爆红视频。最终,抖音和温玩同时推广,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然而,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温婉走红不到一周就被封禁了。
但平台不会就此止步,它们的“神化”运动也不会结束。
无忧传媒签约的网红“多鱼和毛毛姐”上线。2018年,多鱼和毛毛姐因视频《农村人和城里人跳迪斯科的区别》爆红而一夜成名,迅速收获3000多万粉丝。然而,此后多鱼和毛毛姐始终未能摆脱“失粉”的噩梦。今年6月,账号粉丝流失400万,跌破3000万大关。
从毛毛姐姐到新晋爆红的抖音张艺兴,再到罗永浩、刘畊宏,新媒体时代,“流量”是悬在这些新晋网红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便有资本的支持,他们依然逃脱不了被取代的命运。
05
灭绝已在所难免,循环何在?
2022年末,昔日的头部网红动作频频,先是李佳琪,然后是李子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都实现了网红的周期性发展。
2016年底,李佳琦签约美ONE,带着2000元来到上海加入淘宝直播,在“双十一”第二天与马云比拼卖口红,并赢得了比赛。
李佳琦等人之所以能突破圈层,就是因为踩下了电商直播的潮流。但在李佳琦搭上电商直播潮流之时,网红“销量女王”张大奕的时代却悄然褪去。
2015年,当网红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时,拥有30万粉丝的网红张大奕迅速崛起,创造了新品2秒售罄、2小时销售额近2000万的奇迹。
▲摄影:张大奕
经过多年的发展,张大奕从淘宝模特成功转型为淘宝体系后起之秀,成为与雪梨同时期的中国第一代淘宝网红。2019年4月,如涵在纳斯达克敲响上市钟声,“网红经济第一股”诞生。然而在辉煌上市之后,2020年,张大奕与阿里巴巴太子爷蒋凡被传出绯闻,让一向以独立女性形象示人的张大奕形象崩塌,陷入舆论风波。2021年4月22日,如涵控股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上市仅两年,市值缩水逾70%,张大奕从此退出一线网红阵营。
短短几年间,电子商务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比于极度接近商业化的网红,具有田园风情的博主李子柒则走了一条与他们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大众眼中,她生活平静,不与世争斗。在老板魏年因诉讼消失582天后,2022年底,双方和解,传来李子柒归来的消息。不过,根据百度指数,网友对她的关注度远不及预期。
毕竟,李子柒淡出人们视线的一年多时间里,“田园”博主早已层出不穷,网友的新鲜感相比一年前已经被过度消耗。与此同时,从刘畊宏领衔的健身区,到东方精选发酵的“知识直播”,再到下半年疯狂的肖央哥人气飙升,粉丝过亿,短短一年时间,网红圈已然天翻地覆。
与此同时,随着电商直播的发展,明星上节目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明星与网红的界限也逐渐模糊。
互联网呼唤淘金者,资本推动并许诺他们成名的梦想。这背后是名利和社会地位的诱惑。安迪·沃霍尔曾说:“每个人都可以在15分钟内成名。”但15分钟后会发生什么?15分钟后,在两次经纪人失败后,一代网络红人庞麦郎因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院。
▲摄影:庞麦朗
那么,成名要趁早吗?不,或许热词可以换一下,成名可以晚点。对于互联网和资本来说,套现还是趁早。
个人的灭绝在淘金者面前怎么值得一提?更不用说周期了。
新书预售
创业派与深科新消费
新书现已预售
欢迎扫描二维码购买
创业小组“icypai”
社区 | 内容 | 联系 | 方法论
2021年最具影响力的创投新媒体。专注于互联网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接地气的创业社区,提供知识推进、内容营销、创业社区、投融资对接、资源对接等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www.ysw28.com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